《浮生六记(汪涵推荐,张佳玮译)》读后感_1000字
《浮生六记(汪涵推荐,张佳玮译)》读后感1000字
《浮生六记》读后感
《浮生六记》是作者沈复回忆自己人生的一本小书,书中用了两章来讲述与妻子芸娘的爱情。沈复与芸娘是一见钟情的自由恋爱,是二十三年的灵魂伴侣,两人喜好相同,心意相通,一起讨论诗词歌赋,一起饮酒赏月,一起避暑种花,一起远游,渴望归隐般的田园生活,渴望相爱到白头,甚至渴望生生世世做夫妻。
因为沈复的爱,芸娘得到了尊重,活出了自我,有了自己的思想,遇见自己的灵魂,知道了自己的追求。然而在清朝,封建礼教和大家长制让芸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先是代写书信让公婆误会,接下来是替公公和沈复纳妾,导致被逐出家门。芸娘忧思太多,最终一病不起,不得不将女儿嫁作童养媳,儿子送去做学徒。在离家去姐妹那养病时嘱咐女儿千万别像她一样,可见那个封建时代毒害女人有多深。在那个吃人的时代,女子出嫁后没有娘家作为依靠就只能依附于男人,三从四德,孝顺公婆,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所以婆家人容不得芸娘。
在清朝大兴文字狱,像沈复这类的文人大多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只能说勉强能维持。沈复做幕僚与同事不和,到广州做生意又花百两银狎妓,卖字画两天赚不来一天的家用,最后连芸娘的汤药费都付不起,眼睁睁看着芸娘撒手人寰。读书时政治课本里有这么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沈复与芸娘阴阳相隔,不能白头到老,也就是没有经济基础,连温饱就医问题都解决不了,又怎么能相爱到老?
虽然清朝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男子出入青楼也是常事,芸娘为沈复纳妾要既有美貌又有风韵,并亲自帮忙挑选,最后还因为憨园一事气得旧病复发。沈复在家里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还花百两银狎妓,尽管这段叙述,夹杂在他的游记当中,既没有重点突出它,也没有刻意忽略它。很显然,在他看来,这只是他游历过程中的一件值得记录的事情而已。但作为现代人的我实在是无法理解,即使清楚明白历史背景,只能说封建君王们用来统治、奴役百姓的封建礼教,他们一点一点地吃掉了人之为人应该有的尊严和独立。
看完《浮生六记》除了感概沈复与芸娘的爱情,憎恨那个吃人的封建时代,也明白了,人,尤其是女人,要爱惜自己,自尊、自立、自强,也只有做好自己,爱自己,才能爱人被人爱,最重要的就是能找到一个灵魂伴侣携手共渡一生。
《浮生六记》看起来是讲一对夫妻的家长里短,但真的深究下去意味深长,值得一遍一遍地咀嚼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