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青春献给你(修订本)》读后感_2700字
《我把青春献给你(修订本)》读后感2700字
崔永元手撕冯小刚事件,终于到了无法控制的局面。
从两个月前的炮轰开始,一步步牵扯出了阴阳合同,明星逃税等内情。
崔永元只想要一句道歉,冯小刚始终不愿低头。
逼急了的崔永元,将585位演职人员一齐告上了国家税务局。
麻烦将要上身,冯小刚才站出来,发表了所谓“十问崔永元”进行回击。
然而,在万千“支持崔叔”的网友眼里,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而从这次事件中,也能看出层次低的人的4种表现。
01、不顾是非,肆意宣泄情绪。
《荀子》中说:“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低层次的人,总不顾是非黑白,不考虑前因后果,不调查实际情况,而胡乱宣泄情绪。
两个月前,崔永元就发微博称,电影《手机1》播出后,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影响。
事实也是如此,被认定是电影主人公的现实版,崔永元出轨的谣言四起,严重影响了他和妻子的感情。
冯小刚却完全无视,他不管崔永元的话是否属实,也不管自己有没有错,直接破口大骂崔永元颠倒黑白,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氓,行为是公然碰瓷。
发脾气是人的本性,但发脾气之前,必须要调查前因后果,了解实际情况。
电视剧《北京女子图鉴》里,有一个情节。
陈可约一位客户见面,客户稍迟到一会儿,她就直接发飙了。
摆出一位臭脸,把包往桌上一甩说:“你迟到了,我等了你很久,我现在赶时间要走,具体的事情让我的助理跟你谈。”
客户原本满脸笑意,听到这里僵住了。
站起来郑重的说:“陈小姐,既然你赶时间,又何必约我?我的母亲还在医院,我完全可以在医院陪她。”
陈可想解释,客户却说:“你不用说了,从现在开始,你的公司被我拉入黑名单。”
原来,客户因为母亲生病才迟到,而陈可不问是非,直接发了脾气。
倘若事先问一句:“您为什么迟到?”也不至于造成这样的后果。
杜月笙说:“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肆意宣泄情绪,是情商低的表现,也是层次低的表现,每一次肆意发火都是在透支别人对你的信任与感情。
02、只顾自身利益,不顾别人感受。
明代思想家吕坤说:自私自利之人,是立人达人之障。
低层次的人做事总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身利益,伤及他人也全然不顾。
崔永元手撕冯小刚的原因,还要追溯到15年前……
2003年,拍《手机1》时,冯小刚向崔永元咨询主持人信息,崔永元当即参与了回答创作。
而过程中崔永元并不了解剧情,甚至上映前,都不知道情节。
《手机1》上映后,崔永元才明白,自己被做了营销噱头。
电影中,男主是一位脱口秀主持人,周旋于三个女人之间,私生活极为混乱。
而这个人物的设定,和崔永元相似,加上参与了制作,被认为原型就是崔永元。
一时间,崔永元出轨流言四起,家人生活受到影响,崔永元也一度患上抑郁症。
十多年过去,冯小刚又拍《手机2》,崔永元阻止无果,才开始了手撕。
而这次回应中,赚得盆满钵满的冯小刚,却坚决不承认电影对崔永元造成影响。
层次低的人总自私自利,对别人造成伤害却不管不顾。
最近大火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假药贩子张长林就是这样种人。
他为挣钱,将扑热息痛加面粉做成新药,对外宣称,这种药能治白血病。
在宣讲会上,还请了托儿帮自己行骗。
有人问他,有没有想过被骗者的感受,张长林回了一句:“那我管不着。”
罗曼·罗兰说:一旦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唯一的目标,人就会变得没有目标。
低层次的人,总喜欢为蝇头小利,自私而不顾他人感受,占了眼前便宜,也丢失了长远利益。
03、遇事不低头,总要占据上风。
古训中说:满招损,谦受益。
真正有格局的人,总是谦逊的,而层次低的人,总爱咄咄逼人,即使自己有错,也从不低头。
崔永元说《手机1》伤害到自己时,冯小刚没思考自身原因,回击说电影《教父》影射了意大利黑帮,意大利黑帮怎么没找电影制片方麻烦?
崔永元说某电影公司“阴阳合同”时,冯小刚避而不谈,用近年来电影产业的发展,都是电影公司的功劳,来压制崔永元。
崔永元说某明星偷税漏税时,冯小刚没有正面回答,却说明星们做的善事比崔永元还多,在语言上胜过崔永元。
总之,在冯小刚“十问崔永元”中,完全避开崔永元的质疑和拷问,反而对崔永元一通批评,一顿质疑,一顿大骂,生生把气场拉回来。
自己的错一概不谈,偷换概念,强词夺理,总要在言语上胜过别人,也是层次低的一种表现。
作家李小墨说过自己的故事:
上大学时,她有个“语欲胜人”的毛病,聊天总爱压制别人,即使自己错了,也要逞口舌之快。
每次与朋友闲聊,但凡遇到异议,她仗着小聪明,仗着口齿伶俐,在言语上胜过别人。
而在生活中,这样的朋友比比皆是:
你说某明星长得漂亮,他说是整容整的,你说王思聪挺有能力,他说还不是靠爹。
你说什么,他都要跟你抬杠,得理不饶人,无理狡三分。
曾国藩说: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以盛气凌我。
一个内心丰盛的人,内心自成汪洋大海,而一个层次低的人,总在外表盛气凌人,处处树敌。
04、高傲自大,目中无人。
心理学上有个“达克效应”,指能力弱、认知水平低的人,通常自我感觉良好,谁都看不起。
生活中,也总有一些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态,谁都不放在眼里。
很多人知道,崔永元是前央视名嘴,传媒大学讲师,也是著名的慈善家,备受尊敬。
而作为“著名导演”的冯小刚,完全没把崔永元放在眼里。
他打着明星捐助希望小学的旗号,诋毁崔永元做的慈善少,远不如明星。
言语中透露对崔永元的鄙视,暗示他是“过气”主持人,直言他是“不愿退出历史舞台的嚼了三遍的甘蔗渣”。
一个目中无人,恃才傲物的人,不管多有钱,多有才能,朋友再多,也只是一副空皮囊。
徐观复是新儒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政论家,而就是这个知名知识分子,也曾是个目中无人的人。
1943年,徐复观身在重庆,有意拜儒学大师熊十力为师。
初次来熊老家中,徐观复自恃为政界人物,并没把熊老放在眼里。
他问熊老该读什么书,熊老推荐了《读通鉴论》,徐观复满脸神气,说自己早读过了。
熊老轻声说:“你应该再读。”
不久,徐复观再来见熊老,说自己读完了,还说了很多对作者的批评。
熊老不紧不慢的回应道:“任何典籍,都由岁月筛选流传。读书目中无人,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也不会有益处。”
徐观复当即面红耳赤,感到自己恃才傲物,读书也是如此,以致这些年毫无长进。
古人说:人要常生重病,才能遏制其傲慢自大,懂得无常,尊卑,谦逊,守道。
精神层次越低的人,越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看不起弱小,也不把强者放在眼里。
05、国学大师南怀瑾,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献出了毕生精力。
他却说:我这一生,一无是处,一无所长。
很多时候,精神层次越高的人,越谦卑内敛;精神层次越低的人,越飞扬跋扈。
地位、财富从不能作为衡量人生高度的标准。
真正的富有,是内心世界的丰盈,真正的高贵,是精神领域的富足。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