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_700字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700字
在看完《王尔德童话》之后,我带着敬畏、悲伤与期待并存的心情,读完了这个19世纪与萧伯纳齐名的才子――王尔德生平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与童话一样,文字优美、意境深远、语言哲思睿智,童话中随处可见对英国当时社会现状的嘲讽和作者想要改变未果最终只能借助宗教求得解脱;这本小说在我看来虽然是赤裸裸地对灵魂的叩问,其实也是作者逃避现实的一种选择。但有一点不同的是:童话里,我看到的王尔德是“艺术家的外表,孩子的内心”,但小说里我见到的是一个极其矛盾纠结的艺术家。
少不更事的道林希望自己像美丽的画像一样永葆青春,而这幅倾尽画家巴兹尔心血和艺术生命力的画像竟实现了他的愿望。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竟是以他的灵魂出卖给魔鬼作为代价的。有人说,小说中的巴兹尔、道林、亨利是王尔德的三体(自我本我和超我),正如电影《道林·格雷》中导演有意识地将道林的人物形象“王尔德化”,但我却觉得道林其实更像是王尔德同性情人道格拉斯的化身:年轻貌美会演奏懂享受、有家族的心理阴影……最重要的是,他令画家如痴如醉,是给予他艺术创作的源泉,最后他杀死了画家,现实中不也等同于惊人地相似么……
画家巴兹尔和亨利都像是王尔德自己,这点我丝毫不曾怀疑:那个睿智深沉的亨利也就是睿智深沉的作者,那个为画而画,为艺术而艺术的巴兹尔正是唯美主义的作者最高的艺术追求。至于电影,我不多说,总体不错,看得出来导演和编剧还是下了功夫的,但我还是觉得它远远不及小说本身,就像我看了王尔德的作品和有关他的两部电影之后,依旧觉得离那个才子很远很远一样……
就像他自己说的,他留给我的也是如此:空气中有一种精致的毒气,而我却渴望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