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读后感_800字
《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读后感800字
- 第一章读后感#熠熠发光的灵魂
开始读这本书,才知道何为大师,大师是大学的灵魂。如果不是读这本书,只知道傅斯年,李济,陈寅恪,陈毅生。。。这些只是个名字,也知道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和少年强。如果我不读这本书,我不知道,这背后的每一个名字所散发出来耀眼的人格魅力和厚重的历史。如果不是这本书,我会以为,用伟大来形容一个人的人格似乎太矫情,太过。但读了第一章,我就知道,用伟大形容这一群熠熠发光的珍珠,实在不够。。。我为甚至为以前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而深深羞愧。。。
本书开始于大逃亡中,卢沟桥事变以后,各个大学遭到轰炸,毁灭,其中南开大学被日军轰击,教学楼,宿舍,楼塌屋倒,几十万册宝贵图书和珍稀资料灰飞烟灭。为了使承载中国文化的著名高校不至于被毁于一旦,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保护和抢救平津地区教育、文化界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在眉睫。蔡元培、蒋梦麟、梅贻琦、罗家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等102人联合发表声明,揭露日军破坏中国教育机关的罪行,提出了“教育为民族复兴之本”的口号,要求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将一些高校迁往内地办学。于是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西北联合大学纷纷成立。
一次重大的慌乱中的迁徙,必然有下水的文人,当然也不乏这样一群为了高校能够安全撤离做的一系列努力。这些努力没有牺牲,成不了一篇歌颂勇士壮怀激烈的文章。但是让人心里沉甸甸的,久久不能释怀。其中有一位,郑天挺,
不顾夫人新丧的悲痛,子女年幼的拖累。全身心投入到保护学校资产,安全转移师生的工作中来。先给每个人发了三十块钱,后来又极尽心力为转移操劳,还要应对是不是日军的骚扰。
看书时候,有书友说那时候的中年男子 从照片里 ,都能发现眼中放着光 ,有沉着的力量 现在中年男子的照片 ,大多贼眉鼠眼油油唧唧的。哈哈,我身边赞同,也不知是不是心理偏向,这样男人,总想让人多看几眼。大概是背后那份厚重,那份让人心疼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