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_700字
2019-09-30 16:54:46 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700字
人往往不是自己渴望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
——毛姆
当满地都是六便士,你是否还愿意抬头仰望月亮?我们活在一个可以看,可以听,可以触摸的物质世界中,为了生活疲于奔命,对月亮的渴望是内在的自我最真实的需求,绝大多数人想想也就罢了,实在舍不得丢弃已经攥在手里的六便士。本书的主人公斯朱兰却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人到中年的他放弃了证卷经纪人的富足生活,只身来到巴黎学习绘画,后半生流离失所穷困潦倒。
在远离现代文明的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上斯朱兰通过手中的画笔走进了那个不可以看,不可以听,不可以触摸的精神世界,他的画“有一种让人不安的奇异灵性,展现一片迷离境界,不知不觉带着你的灵魂前行”。
“人往往不是自己渴望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斯朱兰却挣脱了人性的枷锁,获得了灵魂的自由,生命得以圆满。
在塔希提岛的三年光阴是斯朱兰一生中少有的幸福时光,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斯朱兰患上了麻风病,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日子里,他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以墙为画布,把“对生命的一切理解、一切顿悟都表现在画中”。临终前他让妻子发誓烧了他的屋子,毁掉壁画。他知道这些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成就非凡,他本人也会因此声名鹊起,然而他不屑,在斯朱兰看来声名不过是虚无的幻影罢了。当一切已趋近完美,人可以做的事情也趋近于无,斯朱兰无憾地走了 。
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毛姆释放了他的情怀,也碰触到了我们的情结。因为我们仍有梦,那轮明月依然悬挂在我们的心头,总是容易被月光感动,总是为了放弃心痛。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