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_2200字

2019-09-20 15:06:21 读后感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2200字

群体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改变社会,相对于个体群体心理的无意识很缺乏理性,往往还伴随着破坏性。人类历史的演变都是因为人民的思想在不断变化决定,群体思想是一种无形的统治阶层,也就是群体的专政,舆论统治,公共意识对执政阶层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具有对抗性。
群体一词在心理学上有不同含义,某些既定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特点,不同于组成的这个群体个体所具有的特点,感情和思想的同一方向,个性的消失,从而形成了集体心理。书中指出的群体,是一种个人或者是一部分人,为了各自共同的利益发出的诉求,往往披着华丽的外衣迷惑着更多人投身群体,他们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自己的利益受损或者可能受损,二是从众抱有法不责众的心理混水摸鱼,三是美化夸大事实来塑造完美形象。所以当一个人加入群体,意识形态会因为群体而产生变化,变化的方向视群体其他人变化。
群体中相似的文化、传统、意见、习惯、信仰,组成一种相对的体系,这种群体基因,流淌在一个群体的血液里,深入骨髓,奠定了思维与行为的基础。这俨然成为一种群体中个体本能,自然地遵循着群体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许个体会有犹豫,但是体内的基因,最终会让你觉得不适应,再回归群体意识形态,就好比去国外生活的华人华侨,若非有非常强大的个体基因,否则还是回到自己熟悉的那套模式里,大多数还是保留中华传统文化,包括饮食文化,节日文化,依旧是华人聚集一起,无法真正融入另一个群体的原因吧。
群体信念来源于种族、传统、教育、政治与社会制度,各种政治与社会制度并没有所谓好坏,在特定的时刻对一个民族有益的制度对另一个名族就未必,这也就是为什么政治制度只能借鉴却不可复制的原因。各名族都受自己性格的支配,凡事与这种性格不匹配的模式,都没有衍生的土壤。传统代表着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这是种族的综合产物,对群体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只能通过缓慢的积累发生变化。所以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理想的状态是延续过去的制度,一点一滴地改进它们,需要长时间演变过程。教育制度也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竞赛选拔也好,智力考核也罢,都是一种体制下的衍生模式,如果放弃某一种教育形式,那么必然也是对一部分学生的摧毁,例如放弃基础学科中死记硬背的公式和训练试做题,转而以思考类问题选拔人才,这样很大程度上就是勤奋与天赋在对抗,智力与天赋的存在的差距我们无法回避。当一个政治体制内最底层的人都拿着高等学府的文凭时,体制也可以调整政策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总之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教育始终是为统治群体服务的体制,最后产生的结果直接体现在群体思维模式上,当然,在这一点上宗教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
群体中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也同样的产生感情与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差异,兴奋期后群体进入无意识状态,接受各种暗示,这种暗示容易给群体造成极端思维甚至犯罪,从法律上视为的犯罪,群体内却得到赞同。世界历史中不断上演此类事件,现在或是将来也同样会不断复制,例如918群体游行中砸日本车,砸日资企业。对于同质性和异质性分类,如陪审团制度,选民群体的心理特征也做了很详细的分析,群众领袖惯用的断言、重复、传染等手法始终成为群体心理的影响因素。
成人世界法则总是试图如何更好的去适应群体,那么在群体心理中个人智慧削弱,而他们的个性化也被削弱,异质性被同质性吞噬,无意识性暴露出来,并占据上风。信息爆炸的时代,衍生网络暴民群体,常常以判官自居,部分媒体为博得点击量非事实的暗示引导,舆论的反转再反转情况也经常发生,这种群体诱导、冲动、多变、轻信、暴躁的站在道德制高点俯视众生,当一种观点形成,群体内的人就会佐证这一观点,并加以传播巩固,极端方式得出的所谓真相,也不过是群体心理需要的真相而已。
从历史角度看,世上的一切伟人,一切宗教和帝国的建立者,一切信仰的使徒和杰出政治家,甚至再说得平庸一点,一伙人里的小头目,都是心理学家,对于群体心理都有着非凡的洞察力,他们对于群体性格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就能够轻而易举地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所以对群体舆论的掌控力也可以说就是一种政权生命力的体现,这也决定了立法者和政治家,以及这些规则制定者们研究群体意识形态的必要性。
勒庞描述的由领袖、意识形态和勒庞意义上的群体所组成的这种新的三位一体,取代了宗教与皇权,成为一切民主宪政架构之外政治合法性运动的要件,这种新的三位一体结构体系后来的一百多年中历史事件数次上演。历史告诉我们,文明是建立在道德与法的基础上,道德与法是并行,法永远都是一种进一步完善的状态,只要在发展,就会有不断的新的问题产生,就会有法触及不到的点与面,而此时道德确实就会进行补位,法再跟进。
有组织的群体,是人类历史演进自然导致的生存形式,群体性成为人类的自然特性。日渐扁平化的社会,内心深处都希望拥有自己的标签,网络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侧重去获取和解读信息,个人趋于保守,仿佛如孤岛,又不愿表达,伪装情绪,克制情绪的自然流动,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千人一面吧。
勒庞在1895年完成的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后世的诸多映像,不得不说我党正是通晓群体心理学和群众运动的专家团队,群体意识形态把控能力尤为了得。当然作者有这观点带有明显偏见,个人主观色彩鲜明,但不妨碍书中那些独到的见解。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