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_1400字

2019-09-11 15:37:30 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1400字

3、场面宏大,令人震撼。

哪场战争都不输气势

(1)宛城之战:

作战双方:曹操 张绣

东汉献帝建安二年,曹操征荆州,来到宛城,张绣迎降。曹操甚为欢悦。但因曹操纳了其叔嫂邹氏,张绣遂用贾诩之计成功偷袭了曹军,导致曹操的爱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等人战死,兵马损失惨重。

(2)易京之战:

作战双方:公孙瓒 袁绍

袁绍北上,于幽州易京于相会,爆发易京之战,公孙瓒不敌,最终勒死儿女和正室,自己焚火自尽,将幽州拱手相让于袁绍,袁绍占有幽、冀、并、青州,于第二年发动袁曹官渡之战。

(3)官渡之战:

作战双方:曹操 袁绍

公元199年,袁绍挑精兵十万,命颜良文丑为大将,沮授为谋士,以乌巢为粮仓,进驻黎阳,与曹军初交失利,改打持久战,曹军疲惫不堪。然而,由于从袁军叛逃的许攸(曹操同乡)的帮助,曹军转败为胜,获得胜利。后攻陷冀州,直捣黄龙,歼灭了袁绍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

(4)长坂坡之战:

作战双方:曹操 刘备

发生于中国三国时代,地点在荆州当阳附近的长坂坡,战斗双方是刘备和曹操。曹操自得到荆州之后,一路向南,直逼新野,刘备不战而逃,曹操派轻骑兵一日一夜三百里,于长坂追上刘备并大败刘备。

(5)赤壁之战:

作战双方:曹操 孙刘联军(孙权 刘备)

公元208年,曹操平定北方,南下夺取荆州,刘表病死,次子刘琮即位,但被蔡瑁、蒯越等人煽动,献出荆州,曹操得其船步兵数十万,休息三个月后,又南下,妄图歼灭江东孙氏政权。而孙权与刘备组成联军,史称“孙刘联军”。而后,曹操接连中计,在赤壁被孙刘联军打败,狼狈逃回许昌。从此,曹操的势力,就再也没能扩展到江东。

(6)潼关之战:

作战双方:曹操 马超

扫荡马超、韩遂等西凉豪杰,巩固了后方势力,马超逃至汉中。曹操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北方。

(7).合肥之战:

作战双方:曹操 孙权

吴魏之战,结果守将张辽奋战,使得孙权大败,自己险些被俘虏,而曹操以后就没有到过吴地了。

(8)濡须口之战:

作战双方:曹操 孙权

在合肥之战之后的曹操孙权之战,结果曹操在濡须口打败了孙权。

(9)夷陵之战:

作战双方:刘备 孙权

由于刘备的错误行动,使得被陆逊火攻,使新兴蜀国国力大衰,且无力夺回荆州,形成三国鼎立最后形态。

(10)诸葛亮、姜维北伐:

作战双方:诸葛亮/姜维 司马懿/邓艾、钟会

战争的结果是双方互有胜负,同时导致蜀汉国力消耗,间接导致蜀汉亡国。

(11)魏灭蜀之战:

作战双方:司马昭 刘禅

因蜀后主刘禅的腐败无能,未经抵抗就使得蜀汉灭亡。而在战后,邓艾、钟会、姜维及一些蜀国遗臣在战乱中被杀。

(12)晋灭吴之战:

作战双方:司马炎 孙皓

晋灭吴,孙吴灭亡,三国时代结束,西晋统一中国。

4.兵器纷繁,各有所爱。

双股剑 青龙偃月刀 丈八点钢矛

铁脊蛇矛 铁鞭 长虹剑 板斧

5.兵法渗透,值得参考。

粮草先行 兵贵神速 出奇制胜 虚实之论 美人计 连环计 苦肉计 反间计 将计就计

例如

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对情报的重视可见一斑。曹操对袁绍的官渡之战的胜败结果有多方面的因素。但直接的因素就是双方对情报的重视程度。袁军谋士许攸截获曹操向许都催促粮草的信函,当中暴露了曹军粮草已尽得重要情报。许攸满心欢喜的将情报和自己制定的作战计划献给袁绍时,骄傲的袁绍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袁绍就这么与胜利擦肩而过了。

6.语言精炼,可谓不朽。

语言上好不啰嗦,把如此枯燥的战争性史实雕刻的如此精美,可见作者语言功力了。

  • 《精彩人生的一分钟小习惯》_读后感_400字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思考,快与慢》_读后感_400字
  •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_读后感_400字
  • 《解忧杂货店》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小狗钱钱2》_读后感_400字
  •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400字
  • 《嫌疑人X的献身》_读后感_400字
  •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三体(全集)》_读后感_4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