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_2100字

2019-08-24 11:10:35 读后感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2100字

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史书典籍,从未离开对人性的探讨。怪诞、扭曲、黑暗的人性,也从古至今就是人们审视和批判的对象。读了张纯如写的《南京大屠杀》,我深有感触。我们总是声称自己创造了多么伟大的文明,其实人性的劣根之处还深深地在我们的身体里绵延不绝,甚至可以轻易被唤醒,被无限放大。

所谓的大和民族,所谓彬彬有礼的日本士兵,在一群柔弱的平民百姓前,他们可以如此轻易地剥下作为人的单薄外衣,成为杀人取乐的魔鬼。日军对南京当地居民施加的严酷折磨几乎超出了人类所能理解的极限。这是一群人的杀人狂欢。日本士兵活活从居民的身上剥下一条条肉条,挖掉眼睛、割掉鼻子,让德国黑贝疯狂地撕碎他们;日军对受害者行进了细菌战,还将汽油洒在受害者身上,以欣赏火焰在他们身上升腾燃烧的景象;下至小女孩,上至老妇人,每天都有上千名女性遭到轮奸,许多受害者甚至被强奸致死;尚在腹中的婴儿也难逃厄运,被日军的尖刀挑起,扔进滚滚热水中……无数人死在了连续不断的机关枪地扫射下,遍地的尸体填满了一个又一个池塘,长江在流血!文明和历史在日本士兵的刺刀下随着殷红的血液一起倒退!

也许这种扭曲的兽性即使经过了漫长的文明进化也不可能彻底消除,而是一直潜伏在人类的身体。一旦被现实中的种种情况所激,就会毫无暴露地展现出来。在日本本土时的彬彬有礼,一旦脱离了这个特定的环境和自我克制的要求,来到南京这个屈服于他们的柔弱城市,便会迅速地挣脱脆弱的文明,积聚的愤怒和虐待狂倾向把南京这座城市及其居民当作发泄口。更讽刺的是,二战后,日本将曾经指挥纵容过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甲级战犯供奉在靖国神社,赐予他们为国捐躯的荣誉,此后的国家领导人还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德国纳粹已经为他们屠杀犹太人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可是日本却从未悔悟过。他们拒绝道歉,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否认、篡改历史。许多日本战犯在日本政府的庇护下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这种对美好人性的泯灭仍在可怕地持续着。

日军是南京大屠杀地始作俑者,而那些始终沉默的中国人却也助长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据历史学家估计,当时南京大约有50多万平民和9万中国军人,相比之下,进攻的日军只有5万人。然而,不管是平民还是军队,都缺乏凝聚力和目标感。我曾读过姜戎的《狼图腾》,书中认为,汉民族是一种“羊性”人格,表现在外族侵略时,就是一种任人宰割、沉默消极的状态。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确实体现了这种懦弱的性格和冷漠的人性。随着蒋介石离开南京的,还有在南京的所有空军,大部分先进的不可或缺的通信设备。此时的南京,无异于一座被国家丢弃的城池。而那些受害者们,温顺得像一头屈服的绵羊,竟也自己丢弃了自己,生的渴望荡然无存。日军的中岛将军还曾担心:“处置1千、5千或是1万名战俘。即便只是解除他们的武装都极为困难……如果他们想闹事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事实上,所有这一切比日本人想象的容易得多,中国人只进行了零星的可以忽略不计的抵抗。倘若他们奋起反抗,绝不至于这样的悲剧,至少不会让日军如此嘲笑和蔑视,将中国人比作任人践踏的蚂蚁和愚笨的猪。泱泱大国,六朝古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和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还是敌不过深埋的劣根性。读到中国人在刺刀下的沉默,我的心里总在悲愤地呐喊:“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反抗!”我只能给自己这样一个解释:有时候,人性本就如此。人性的怪诞谁也阻止不了。

当然,人性也会有很多闪光点。《南京大屠杀》这本书让我影响最深刻的不是犯下赤裸裸暴行的日军,也不是南京城遭受令人难以想象的折磨的人民,而是在战火纷飞中选择留在南京建立安全区冒死保护南京居民的20几个欧美人士。作者在书中说到:“在黑暗年代,大部分人变得麻木不仁,随波逐流,但总有极少数人挺身而出,置所有警告于不顾,做出一些在正常年代连他们自己都无法想象的壮举。”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南京城唯一的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南京的活菩萨——威廉明娜•魏特琳……他们仅凭一己之力,对抗强大的日本军队,保护了数十万中国难民。在日本士兵一次又一次的威胁下,这些欧美人士怀着极高的人道主义,没有屈服,仍然夜以继日地保护更多的难民,躲避日本士兵的杀戮和强奸。蒋介石离开了,南京保卫战的最高指挥官唐智生逃跑了,那些高官人士也逃了,这些欧美人士却一再拒绝了回国的邀请,在异国他乡创下了令世人敬佩的壮举。这种跨越国家、跨越民族、跨越个人生死的援助,值得永远铭刻在历史。也正是因为他们,才让人相信,在黑暗混乱的时代,人性依然可以保持它的真善美。

日本士兵极致的卑劣人性和这些欧美人士极致的善美人性,使我对人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困惑。柏杨深刻揭示中国人的丑陋,我觉得,本质上,最该揭示人类的丑陋,因为中国人的丑陋也许只是人类丑陋的小小一角。每天都在发生邪恶残暴的行径,每天都在发生可歌可泣的故事。究竟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并且善与恶又是不断变化的,比如杀人如麻的日本士兵最后也会救死扶伤,这是不是意味着人性也是动态的呢?人性如此怪诞,真是一个痛心的谜。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