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骑士团长》读后感_800字
《刺杀骑士团长》读后感800字
19.04.11《刺杀骑士团长》村上春树
久闻村上春树大名,但我一直对他不感兴趣,原因是不喜欢他的名字,我对片假名的文字类,始终有些疏离感。
看见《刺杀骑士团长》的书名,是激发起我对金戈铁马、铁血使命等类的幻想,再加上春君如雷的声名,才开启了阅读。
在阅读的进程中,我由衷感叹他的厉害:他会引导读者毫无违和地透过他的视角看到他析人,见事,捋思,赏乐,品酒,谈情等等。
有些文章晦涩难懂,半是因为作者只将自己的感觉感悟呈现在文字里,需要与之同频,同维度的阅读者才能进入到他的世界,领略到不同的天地。而春君的不同在于他在展现自己触感的同时,体贴地让阅读者通过他丰厚的类比,慢慢置换成他的眼睛和触觉,感受到他看见和感觉的一切,直至最后你已经无法察觉是他的还是自己的情感。他将你的和他的,天衣无缝滴融合为一体。
1.独特的类比,跨度纵深,让人触感丰满。春君的文字无比的细腻,情、景、人、事描刻多层次。独特的类比,让很多不相关的事物跨越的融合在一点,读起来毫无违和感,又无比地奇妙。如果你幸好经历简一,人生经验单薄,直观文字就能让你体会到部分味道;若是恰好你不幸命运多舛,人生场景遍历,他便剥离出他所有感觉后浓缩混合,再让你咽下,体验新混合后的奇妙。
2.移步换影,自然穿插。多个角色和不同场景的变换,均很自然,并不突兀。环环相扣又能独成一幕。
3.翻译者的文字功底深厚。能够让我体会到前面两点,除了春君本身,主要要赞叹译者的文字功底。全文翻译一气呵成,甚至没有让你觉得这是译文,它就是母语写就。我曾经读过翻译的社科类书籍,痛苦得恨不能把作者译者统统抓出来吊打,要求他们赔偿因文字粗糙,逻辑混乱对我简单大脑造成不可逆转的损耗。
读村上春树的《刺杀骑士团长》,需要静心细读,才能感觉文字运用自如后的精妙,同时感叹作者生活之经验丰富,触觉抓手之敏锐。
写毕夜深里摇晃的火车中铺上
读完于舒适温暖的沙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