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在你怀里孤独》读后感_1700字
《我敢在你怀里孤独》读后感1700字
最初关注刘若英,毋容置疑,当然是她和陈升的那段不知道是爱情还是师徒情的故事开始的,面对写的那些五花八门的他们的感情纠葛,对,这里我勉强说是感情纠葛吧,虽然不知道是友情还是爱情。但后来细细想来,应该是二者都有的吧。关于爱情,刘若英是爱陈升的,陈升也必然是喜欢刘若英的,只不过这个男人,有太多的羁绊了,以至于让他不敢轻易说爱。他有家庭有责任,想必他的太太也必然是一位极具魅力的人;他也有担当,所以才不想去让刘若英有任何的牵绊,他说,她是一只自由的风筝,可以飞的很远很高,这更说明他的人格魅力,刘若英尊他爱他也是有原因的,有些故事,一开始就注定没结局,也就在开始的时候知道了结局。关于友情,陈升是她的老师,引导她步入歌坛,继而进入演艺圈,他无疑是她的贵人,她羡慕他惊世的才华,他欣赏她荣辱不惊,勤恳努力的态度,这是一种默契,是一种惺惺相惜的感情。
记得一个下午,一个喜欢了奶茶好多年,而且至今不渝的朋友发消息:你说,如果后来的奶茶和陈升在一起了,会怎么样?是啊,如果他们在一起了,会怎么样呢?其实,那个曾经唱着想要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的为爱痴狂的女孩,早就给出了答案:一个人的成全,好过三个人的纠结;我们没有在一起,至少还像家人一样,远远关心,远远分享。喜欢奶茶的人都说,她用二十年的时间,用尽了全身力气,去爱一个人,替她不值,替她叹惋,其实不然,能够坦荡,炽热的去爱一个人就是幸福的,更何况是刘若英这么活的真实,拥有很高的爱的能力的人呢。故事的最后,如果陈升和刘若英像很多相爱的人一样,落入俗套故事的框架里,真的在一起了,那就太不像他们两个的作风了,她怎么忍心看着他和他可爱的儿子分开呢,这才是遗憾吧。喜欢不一定要在一起,爱一个人并不一定非得拥有。至少曾经爱过,就是一生一世,关于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各种各样不同版本的,诚然,他们的故事不是虚构体,不是好事者凭空捏造的。但是,现在好多媒体还是拿她的这段故事继而来生出更多的故事,这实在是大可不必的,毕竟她已经尝试着放下了,结婚生子,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庭。尽管她在演唱会还是会情到深处泪流满面。只是有些事情,适合于收藏,没必要时不时的拿出来抖落抖落。
时隔多年,回身望去,刘若英一直活跃在我们的脑海里,从歌手到演员,到作家母亲,再到导演编剧……用心,用力,用情,每一步,她都心怀静气,丰盈得体。奶茶有奶的芳香却不像奶那么腻,有茶的清淡却不像茶那么涩,所以奶茶可以喝一辈子不会腻味。人如其名,她被人亲切的唤为[奶茶],永远给人那么舒服,不急不躁的感觉。《艺术人生》里,朱军问刘若英:[为什么你总能给人一种温和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觉]?
刘若英回答:[因为我知道,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用心唱歌,用心演戏,用心生活,如果说温柔是一种火候,刘若英掌握得刚刚好,所以她总能给人一种很舒服,永远不急不躁的感觉。
打开音乐软件,她的歌曲底下全是网友自己的故事和回忆,悲喜交织,怀念告别。她的每一首歌词都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可就是能轻而易举的将人藏在内心深处的柔软自然流露出来,就这么不经意地,相互的灵魂互相靠近。
杨澜说,我们都是情感丰富,脆弱而又坚强的个体。独处,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能力。
我敢在你怀里孤独,现在社会的大多数人,基本都是虽然身处灯红酒绿的闹市之中,也会感受到被孤独紧紧包围的窘境,久而久之,难免会有各种问题伴随而来。那么,不妨把这种孤独当做一种能力,一种境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场一个人的ktv,一场一个人的下午餐,它可以让你更好的思考,更好的去打造,独处并不一定非得远离喧嚣闹市,只要在心中留下一份惬意,任何地方又何尝不是桃花源呢。
初听不知曲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原谅我用最近这两句各大网络用的很泛的话语作结,我想,放在这里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刘若英的故事还在继续,她的歌曲还在被无数人无限循环,她的人生也才刚开始。
听着她的歌,一气呵成的读完了她的这本《我敢在你怀里孤独》,高中的时候就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去看一场奶茶的演唱会,这个梦想,从未放下。那么Rene,也请一直以你的深情打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