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_700字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700字
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一年看似无关紧要,却发生了那么多重要的事情,努尔哈赤的崛起,立储之争的蔓延,关于对张居正的清算,海瑞,戚继光的相继离世,李贽的削发为僧等等这些事件看似毫无关联,却又因1587这个年份联系了起来,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巧合和有趣,以前也曾读过明朝那些事的,与之比较,我也感觉作者之著述,都是带着自己的感情的,没有绝对没有情感的人,就像明朝那些事的作者,我们在读时,感到轻松愉快,那是因为作者在写书时,便带着来自“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他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能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精彩的历史而自豪,所以我们在读时也能感受到那种自豪,那种骄傲。然对比此书作者,可能是作者是美籍华人,大有一种跳出“自己”国家看历史的态度,我不敢说对于历史本相的还原是否有好处,但其对自己国家历史的深入分析,总有些学术性质,总感觉少了些热爱,尽管后来的解释也让我们知道作者的良苦用心,但仍是无法释怀,但不可否认的是作者其中的言论很精辟,至少可以让我们更加看到那个历史时期的本质,但人哪又有那么简单呢,历史的兴衰又是那么容易被看破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真正的历史只有一个,但人们每个心中的历史都不一样,我们所读的大概也只是作者一己之言吧,有些东西是可以变的,例如我们每个人对张居正,海瑞,戚继光的评价,或褒或贬,但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他们对当时百姓的,社会的贡献,对百姓的好和当时国家的益处,当然那些东西我们现在也都看不到,读历史恐怕就是多从一些人书中看他们眼中的历史吧,然后有自己对历史的看法,不因作者的褒贬而褒贬,不因作者的观点而使自己迷茫,这个说法,或者这个读历史书评的做法也不知道对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