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读后感_2300字
《刀锋》读后感2300字
单曲循环许巍的《喜悦》,写这篇书评,如果可以,我希望你也点开这首歌。
每每畅想自己未来的家,手工打磨的书架上必备的书一定是毛姆,就像如果此生只能听一个人的演唱会,那个人一定是许巍。
这是毛姆最后一部小说,一位老人,写尽一生,看尽一生起落,最后写出的文字,却是追随本心。我很怕看老作家的文章,怕里面的“人生智慧”,不晓得是不是很多人都特别期望长辈,尤其是有声望、看起来成功的人士给自己一些建议,避免一些人生的雷区,毕竟成功的人都出了成功学了,失败的人大家躲还来不及。毛姆,穷尽一生,最后写了这样一部书。百度百科上的人生并不是他的人生,是别人眼里的他的人生。作家自己写的一生也不可信,他们没有故意,但确实在总结自己一生时放大或缩小了困境,对幸福显得很珍惜,或真或假的告诉一些人生道理,但我觉得,真正过了不平庸一生的人,与其要告诉你一句他凝结了七十年的人生经验,不如大喊一句:你自己的生活自己过去,过啥样啥样就是最好的。
毛姆这里的追随本心,绝不是所谓去西藏旅游升华自己,也不是放下一切去穷游,拉里是拉里,你是你,我是我。
毛姆或许在这本书里,又过了一生。他知道自己永远过不上这样的生活,也知道他绝大多数的读者过不上,所以他让拉里替我们过了,让我们也跟着拉里走了一遍内心。一本引起你共鸣的书便是值得你看的书,如果有一本书随刻随读都会触动你一些心思,那这本书值得收藏。并非这是一本多么好的书,很多书都可以做到这样,决定你不同时期读来感受不同的原因是你在不断变化,进步或退步,成长或更稚嫩,每一刻的你都在变化。
所以这是书的神奇之处,它把一些擅长描绘心理和场景的文字引出,让你不会忘记,让你时刻温习,让你记得过去的你,甚至期待未来的你。
我很想知道五年和五十年后的我读起这本书来是何滋味,没错,我愿意五十年后还读这本书。
其实不太喜欢把自己写的文字分享给他人,怕看了的人受影响,更怕看了的人无动于衷。我不想写多么优柔造作矫情刻意到以至于让看了的人心伤神碎的文字,我本来不是感情这么充沛的人,可是有的时候我又觉得,我有很多感情想传达,似乎分享一本书是很好的办法。
说实在的,我很怕有一天我推荐了这本书给朋友,Ta看过之后问我:你是要劝我去穷游或者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吗?
不不不,我从不劝人去找自由,我不自由,但我觉得自由一直在心里,自由是没有定义的,因而是相对的,定义了的自由便不是自由。拉里自由吗?其实也没有,他也是因为内心的执念而去寻找,他被自己的求知欲束缚,如不破解,就会一直痛苦下去,他也可以忽视这一切,也可以过正常如你我的生活,但他就是过了这种看起来“不正常”的生活。
是这样的,每当我看到新闻,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抛弃一切去穷游,去走遍世界,如果这个年轻人没有在路上病死,在异国他乡被欺辱冒犯,是必然会被各路媒体大肆感叹追求自我的,我都会在心里想,这个人真厉害,能在恶劣的环境生存下去,想必生存能力很强,能抛下一切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做这样一件出众的事,是多么了不起。
可是我一点都不会认为这是一件值得敬佩的事。
追随自我是困难的,更难的是束缚自我。
困了就睡,很容易;困了还不要去睡,有点辛苦;困的要死可有无论如何不能睡的理由,撑过来了,英雄;困的如果不睡就会立刻死掉但是有即便死去也不能睡去的理由,倒下了,不是因为睡去了,而是因为忍着不睡而死去了,愚蠢。
想去穷游了放飞自我就去,因为是穷游所以不用做任何物质上的准备,不用先找个一起上路的朋友,不用先攒钱,不用等“将来我有钱有时间了……”那个契机,说出发就出发,可是更难的是,你知道吗?是克制。就像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提到的薄荷时刻,每一个人都有薄荷时刻,但是因为我们克制住了,所以没有在上课时站起来大吼一句“老子不学了”然后踢翻凳子而去,没有在开会时忽然撕了合同文件痛斥“你们这些尸位素餐的人就是社会的蛀虫”,甚至没有在考试过程中突然撕了卷子,没有在颁奖典礼上怒骂获奖者面瘫演技,没有……一切的一切,这些事情可能对也可能错,我无意评判。有人说我是一个特别有棱角的人,其实每一个都有呀,我们只不过适时的展露给合适的人而已。知道我有棱角的人,你很特别。
如果每一个人都去追随自我,社会是会乱掉的而非天下大同,我可能恰巧变成了反对拉里那一派,其实没有,拉里有很多吸引我的地方,我会十分乐意和他交朋友,毕竟他长的帅身材好声音好听温和又为人着想,他是每一个优秀的典范,唯独他更不羁,我们需要这样的朋友因为我们变不成这样的人。这样有一天可以和别人谈起:
我有一个朋友特6,大半辈子都在漂泊寻找自我……
那他找到自我了么?
没有…有…应当是有的。
那他没找到就一直漂下去?
哈哈哈,他看起来安定了,做了出租车司机有了收入,但是他就是一直在漂,无论有没有找到。
嗯,哪有这么不切合主题的书评,惭愧。
作为一个备战考研的人,我大概是常常处于是否要克制自我的境况,每每困顿,就安慰自己,现在才哪到哪,到了社会上有的是需要忍耐的时刻,现在不过是在积蓄力量,我把阎真书里池大为父亲的古今人物那十二位名人和每个人对应的八个字抄了下来,贴在桌子前,告诉自己,不要太苛求结果,你要努力要付出,得不到是因为不求,求了也得不到是因为妄求,不如试试到底是不是妄求?
其实我是一个极度克制的人,并非鼓励每一个有耐心善良读到此处的人要克制,如果你用心读,其实你会发现我没有鼓励放飞自我也没有鼓励克制,别人选择的生活模式只适合别人。回到开头,我很喜欢听长者讲人生故事,听他们传授人生道理,也会表情凝重的点头表示赞许与实践的决心,但是我更愿意把这些故事和道理放到文字里,让更多的人来欣赏人生的多样与复杂,以及不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