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14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400字
为你,千千万万遍。每次在书中看到这句话时的我内心总是不平静的。所有的人都是追逐风筝的人。风筝象征着贯穿人性的各个方面。亲情、友情、爱情、和平、自由、自我救赎等。
哈桑和阿米尔本来之间就是存在友情的。就是因为与生俱来的阶级和种族歧视成为了横架在他们友情之间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他们都是幸运的也是悲惨的。哈桑为了友谊而做出的种种牺牲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单纯、坚守、为爱勇敢的一面。当他被普图什人欺负虐待时,我看到人性扭曲、邪恶、污浊的一面。当阿米尔看到哈桑被欺负时却努力寻找内心的借口让自己不去救哈桑时,我看到了人性渴望得到父爱、妒忌、懦弱却又自责的一面。当阿米尔后来为了哈桑的儿子而勇敢与恶势力对抗,坚持履行对于索博拉的承诺将他远离水深火热之地时,我看到了人性自我救赎,一切因果相生,回归本心的一面。每个人都有弱点,每个人都会说谎,每个人都难以直面自己的内心,每个人都是矛盾体,而我们要做的是去填补自己的弱点,而不是放大自己的弱点,做出对这个社会对他人有害的事情。总有一条路是成为好人的路,关键在于每个人自我选择。
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国家,也许永远无法体会到像阿富汗这样的国家每天都是战乱、宗教冲突和每天都被极端恐怖分子所胁迫的恐惧和压迫。战争不仅给国家带来死亡,还给很多人带来的更是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这里的孩子的童年是没有童真的,而沉默却是他们这个年纪普遍的一个现象。试问一个孩子从小脸上就已经没有情绪的起伏变化,那么他们这一生如此漫长又该如何度过呢?一个个美满的家庭破裂,社会制度变得黑暗,孩子挤满了孤儿院的个个角落,整个国家死气沉沉,每个人都压抑自己的情绪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性虐待在社会成为常见现象也无人能管。看到战争给一个国家带来的毁灭性的迫害,我希望这个世界永远让和平自由的风筝飞起,让全世界的人一起掌握着线,让我们永远都在追逐和平之筝。
偏见与歧视一直都是社会存在的一种病。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人都是表面的善良仁义道德,但也始终无法隐藏他们那厚重的皮囊下那颗傲慢的心。为什么残疾人就不能跟正常人一样学习?为什么乡村的环境就让大家不愿去哪里工作或开发?为什么始终要用自己所处的位置或地位自以为是划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级?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一定要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什么样的人跟什么样的人接触?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这个共性中我们都是人。社会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也正是存在不公平这个社会才会发展进步。可是我认为接受教育、工作机会和享受医疗治疗的机会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而不是让整个社会形成一种靠权利和金钱来划分人,让人一生来就失去了与别人公平的竞争的机会。所以才会总是有一种声音: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别人家里靠关系就可以获得一个好工作。我希望我们这个社会能够在褪掉歧视与偏见中积极的发展。
最后,我想说我也是一个追风筝的人,这么久来,我一直在追。我追,追的事情有我追,追寻内心的坚强与淡泊,我追,追求自己的还未盛开的梦想,我追,追求处事的淡然与沉稳,我追,追求一份属于自己成熟的思想与幼稚的性情。我追。
是因为太年轻 ,所以所有的悲伤和快乐都显得那么深刻,轻轻一碰就惊天动地,总有一天你的棱角会被世界磨平,不再为一点小事伤心动怒,也不再为一些小人愤愤不平。你会拔掉身上的刺,你会学着对讨厌的人微笑,变得波澜不惊,你会变成一个不动声色的人。我想成为一个不动声色的人。
—— 《The kite Ru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