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灿烂千阳》读后感_2600字

2019-09-14 03:27:12 读后感

《灿烂千阳》读后感2600字

最近看的书都比较沉重,之前的《大浴女》看完就觉得为尹小跳的命运唏嘘不已!而这本《灿烂千阳》,看完它的感受,就如看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心情是黑色的,对文中的主人公不知道是何种情绪,同情,恐怕是一个虚伪到极致的词语了!玛丽雅姆,这个命途多舛的可怜女子,到最后,却又是她,以太阳的光芒普照着这个苦难的城市,苦难的国家!

玛丽雅姆就在莱拉自己心中,在那儿,她发出一千个太阳般灿烂的光芒。

玛丽雅姆的一生,就像一个噩梦,从她出生就等待着被救赎,只因为她是一个私生女,一个哈拉米!她的母亲娜娜因为被父亲扎里勒的无情抛弃而迁怒于她,她的童年过的小心翼翼,但却又是充满温情的,因为每周四父亲来看她都变成了一重庄重的仪式,甚至让她产生一种错觉,她并不是一个可怜的哈拉米!

实际上,在扎里勒身边,玛丽雅姆根本不觉得自己像个哈拉米。每个星期四总有那么一两个小时,当扎里勒带着微笑、礼物和亲昵来看望她的时候,玛丽雅姆会感到自己也能拥有生活所能给予的美好与慷慨。因为这个,玛丽雅姆爱扎里勒。

我们无法理解一个孩童对于父亲的期盼,每周四成了她生命里的节日:

从星期二晚上,她就开始焦虑了。玛丽雅姆会睡不着,生怕星期四会有什么事情导致扎里勒无法过来;要是那样的话,她就得再等上一整个星期才能见到他。到了星期三,她会到外面走走,绕着泥屋,心不在焉地将一把把鸡饲料撒到鸡圈里面去。她漫无目的地走着,拣起掉落的花瓣,和那些叮咬她手臂的蚊子作斗争。星期四终于来临,她什么都不做,背靠一面墙壁,静静地坐着,眼睛死死地盯着山溪,等待着。如果扎里勒来迟了,一阵可怕的张皇会点点滴滴涌上她的心头。她的膝盖会变软,她将会需要找个地方躺下来。然后娜娜会说:“他来啦,你父亲。人模狗的。”每当见到他踏着石块穿过溪流,玛丽雅姆会一下子跳起来,露出灿烂的笑容,兴奋地挥舞着手臂。玛丽雅姆知道娜娜一直在看着她,观察她的反应。可是想不向他奔去,而是留在门口等待着、看着他慢慢向她走过来太难了。她约束自己,耐心地看着他走过那片高高的杂草,他的西装衫甩在肩膀上,和风吹拂起他的红领带。

说实话,读到这里,我真的是泪眼朦胧的,为着这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再平凡不过的幸福,对于玛丽雅姆却是如此难得!当然,这仅仅是苦难的开始,因为扎里勒的伪善,她失去了唯一疼爱她的母亲娜娜!而父亲,为着自己的体面,迫不及待的让十五岁的她远嫁他乡!她的丈夫,是一个隐忍又变态的暴徒,为了玛丽雅姆没能为他生下儿子,他冷落她,暴打她,甚至使用一切变态的手段蹂躏她!

他的手使劲捏住她的下巴。他插了两根手指在她嘴里,将她的嘴巴撬开,然后把那几块冷冰冰的、坚硬的石块塞进去。玛丽雅姆挣扎着,不断求饶,但他只顾把石头塞进去,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好了,你嚼啊。”他说。满嘴粗砂和碎石的玛丽雅姆口舌不清地向他求饶。泪水从她的眼角不断滴下来。“快嚼!”他咆哮说。他呼出一口充满烟味的空气,扑在她脸上。玛丽雅姆咀嚼起来。她嘴巴里面有些东西发出被咬碎的声音。

也许,就如她的母亲娜娜所说——

“玛丽雅姆,这就是我们的命运。像我们这种女人。我们忍耐。我们只能这样。你明白吗?

在异乡,她偶尔会想念那个曾经对她冷漠相对的母亲。

玛丽雅姆看到了。一阵大风吹过,吹开了那像窗帘般垂着的柳树枝条,玛丽雅姆见到了树下的景象:那张直背的椅子,翻倒在地。一条绳子从高处的树枝垂下来。娜娜在绳子末端晃荡着。

她一生命运的转折,就是遇见莱拉,这个伴着炮火与战争出生的女子!莱卡的一生,与玛丽雅姆又何其相似,不同的是,莱拉的生命里有爱她的父亲,有生死相依的塔里克!更重要的是,有她——玛丽雅姆,一个一生不幸却又带给莱拉一千轮太阳的玛丽雅姆!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玛丽雅姆,一生唯一的一次勇敢就是用铁锹砸向虐待了她短暂一生的丈夫的太阳穴!不是为了她自己,仅仅是为了守护她想守护的人!到最后她为着杀人罪而锒铛入狱时,她是没有丝毫怨恨的:

“对我来说,这里就是终点。我已经无欲无求。我小时候所渴望的一切,你们都已经给了我。你和你的两个孩子已经让我感到如此的幸福。没关系的,亲爱的莱拉,没关系的。别难过。”

这个不幸的哈拉米,在她生命的尽头,不是苦难,而是救赎!她是一个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的女人。她以朋友、同伴、监护人的身份离开这个世界。以母亲的身份。她终究成了别人眼中的重要人物。

玛丽雅姆就在莱拉自己心中,在那儿,她发出一千个太阳般灿烂的光芒。

最后想说的是,我们能够生活在和平年代真好!感受一下几个关于战争的画面,然后告诉自己活着真好,有人爱,可以爱人,真好!勇敢的爱,开心的活,和平年代,相亲相爱!

而在莱拉能入睡的夜晚,她又总是梦到炮火、和身体分离的手或脚,还有不断呻吟的伤者。
莱拉记得妈妈如何瘫倒在地、如何尖叫起来、如何抓住她自己的头发。但莱拉却连这副样子都做不出来。她几乎不能动弹。她一丝力气也使不出来。她没有像妈妈那样,而是坐在椅子上,双手无力地垂在大腿上,眼神迷茫,任由自己的思绪翻飞。她任由它翻飞,直到它找到一个地方,一个安全的好地方,那儿的麦田绿油油,那儿的流水很清澈,成千上万的杨絮在空中飞舞;爸爸在那儿的合欢树下面看着书,塔里克双手交叠在胸前睡午觉,而她在那儿把双脚伸进沟渠中,在那些被阳光晒得发白的古代石头神像的凝视之下做着美梦。
她会茫然失措,四下环顾,好像一个逃过海难的幸存者,放眼望去看不到海岸,只有无穷无尽的海水。
一年年秋去冬又来,几个总统在喀布尔上任又被谋杀;一个帝国入侵阿富汗又被打败,旧的战争才结束新的战争又开始。但玛丽雅姆从没留意,从不关心。她躲在自己心灵的一个遥远角落,独自度过了这些岁月。那儿是一片干旱贫瘠的土地,没有希望,也没有哀伤;没有梦想,也没有幻灭。那儿无所谓未来。那儿的过去只留下这个教训:爱是使人遍体鳞伤的错误,而它的帮凶,希望,则是令人悔恨莫及的幻想。无论什么时候,若这一对剧毒的两生花开始在那片干涸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玛丽雅姆就会将它们连根拔除。她把它们拔起来,还没拿稳就赶紧将其掩埋。
每个阿富汗人的故事都充满了死亡、失去和无法想像的悲哀,这让她吃惊不已。然而,她也看到,人们找到了一种苟且偷生、继续生活的办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