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_1400字
《红楼梦》读后感1400字
小时就有读过《红楼梦》青少年版,当时在一棵树下看,鸟鸣花影,树木葱茏。却辜负了那样青春的年华,亳不懂书里的“一把辛酸泪”,只觉得凤姐泼辣,宝玉痴傻,黛玉多病,宝钗却没有印象。当时人物关系也没有理清。今日重读原版,心里其实是惶恐的。书里的天机人事那样繁杂琐屑,我到底也还是年轻,怕一知半解,人前说起会显得无知,负了曹公心血,读这书却亵他名。但总还是想写个良心的书评,聊表敬畏,实在拜读。
贾宝玉:真作假时假亦真。说是甄宝玉虽没有衔玉降世,但名儿模样和少时性情都是一样的。可为什么通灵宝玉并不生在“真”家,却在“假”家呢。我觉得,世人的“真假论”通灵玉是不认同的,玉自己挑了世人为“假”的宝玉,无为有来。故今后我不会再执着世人常说的“真假”了,真理固当追寻,只是大家都错了何如,连定义都错了又何如。我还是循了自己的心,多学知识,保存心中净土和梦中痴想,不想负了自己尘世走一遭。临了时也可含笑而去。
林黛玉: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将顰儿放在第一个解读,因我总是放不下她。87版电视选角很恰当,真是我心里的颦儿,眼似秋波,唇如点绛,流水无意,行止倾心。我固知和宝钗相处更和气宽心,你有的美貌和才情宝钗也都有,那为何我最放不下你?左不过一个痴字罢了,心疼你啊,你是尖酸刻薄小家心性,但就是心疼你。如再要历世,也把我的眼泪拿去好了!
薛宝钗:很多人说你心机重,早早就收买了贾府上下人心。有爱黛玉清如冰霜的,却嫌你暖玉生香。在我读来,你并非如此,你生来娴静,不喜与人为难,自如一块美玉,静静在岁月里和世界各自相安,不为难人也不为难自己,有什么不好吗。宝玉离去,你腹有骨肉,想来你会是第二个李宫裁,在岁月里,红楼梦中,随风轻摇。岁月苍茫,宝钗你要珍重。
王熙凤:看了看网络上对你的评价,多人说你自私图利,外强中干,城府深重,和贾蓉有私。但我对你有与此不一样的看法。我觉得你虽好胜要强,却也有柔弱可怜时;虽心思难猜,却也有真诚爱人时;虽自作自受,却也有为家计苦苦挣扎时;虽得饶人处不饶人,却又有你的果断可赞之处。我是欣赏你的,而且是头一个的欣赏你,我们都是俗世中人,做不得黛玉,可终日沉缅自我;也随不了宝玉,可长日鄙俗厌世,宝钗固好,也太过圣人。只有你,是可学的。治世经略,接物待人。虽卿卿薄命,终值红尘挽留。
贾元春(进宫后恩宠不断,为元妃,喜黛更喜钗,薨后追为贵妃)
贾探春(治家有法,性格直烈。虽说远嫁,却并没有多受苦,后来还可回京与家人团聚)
史湘云(久久难忘那副石凉醉芍药,可惜夫婿染病,势必守寡。幸资质如旧,清清如许,爽迈依然。)
妙玉(自称“槛外人”,却也对宝玉有段情缘。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喝茶,陈年梅花蕊上雪水泡的茶,何等清洁!却被贼子劫去,料定不肯就依,必有短见。)
贾迎春(也是善良懦弱,可惜夫婿狠毒,逼死了她。)
贾惜春(抄园时我原嫌她性烈不依人,也对侍女无情。后来渐渐觉得这样冷静的性情,莫不是红楼中唯一净心的人吗。)
贾巧姐(可爱美好的小家伙,看网络上说要嫁给板儿,原来不是。是与一个真心爱她的农家财主之子成婚。估计会幸福的。)
李纨(一生守节,心思缜密。可敬。)
秦可卿(痴梦呢。第一个死去的红楼女子。或真与贾珍有染也未可知。)
甄香菱(也是可怜可爱的女子,只受苦了。)
写到这里,我真有些乏了。以后再看金陵副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