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读后感_700字
2019-08-14 09:07:51 读后感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读后感700字
一本因为书名而阅读的书,Know Yourself!
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章-认识自己,个性背后是怎样的心理成因?完美主义对缺憾的恐惧、自卑做低于其实际能力的选择、自负作为自卑的伪装、拒绝真实感受及情感的流露、内向者的专属社交、无法自我开解的过度付出……
- 对于完美:所谓完美主义的三种类型,最初往往是共存的,只是随着经历一些人和事,逐步释怀客服了自己。书中是一种极端状态下的剖析,完美是有代价的,但正确认识,不过度追求完美、懂得包容、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存在,对自己高要求和自律也并非坏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 对于情感表达:把情绪转换为语言,是共情发生的前提。真诚的交流和内心世界的对话,理解自己、理解对方,增进感情。真诚的面对自己,感知自己的情绪,真诚的沟通。「人的最复杂之处在于思想、行为会随着时间、环境、经历不断变化,情绪的健康、有效流动,是长久关系的前提。」
- 对于内向:内向不等于社交焦虑恐惧,只是更喜欢独处。内向者更难从社交中得到满足。「在需要的时候懂得社交,但其他时候做自己最好。」
- 对于付出:主动提供帮助、提出建议,但不强求,允许别人拒绝、允许别人不一样的见解,不过度强求追求结果。对家人、朋友、孩子都如此。过度付出会带来不被信任感、压力感,也剥夺Ta自身成长的机会。「健康付出,与对方共同探讨问题,并寻找合适的应对策略;付出是否心甘情愿,是否内心平衡,不求结果回报。」
心理咨询师朱佳说:“人类最好的进化,是自我接纳。”本书是一记剖析极端状态下内心的流水账,发现问题、正确认识自己、也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无奈,帮助更好成长。
做真实的自己,也承认不足,去改变、去接纳,成为自己认为的更好的自己。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