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跑步,该怎么跑?》读后感_2800字

2019-09-04 11:53:24 读后感

《跑步,该怎么跑?》读后感2800字

《追风》——尼可拉斯·罗曼诺夫博士 约翰·罗伯逊《跑步,该怎么跑?》笔记

人类一直憧憬天空,其实追风的感觉一样,很舒服!——题记

跑步是一向不跑的。但后来发现跑步反而是最要求场地,同伴的,于是离开各种各样的球场,开始在楼下小区,一圈一圈悠悠地跑着,感觉特别舒服。兴致来时像回到了追风前面的时代,真好!

跑步的书,第一次看,也跟着看了一下视频,总归比胡乱撒野,来得正经,且将一些笔记摘录,慢慢尝试终会有所得。

一、领先的特征:

领先者的特征:跑步时要一直调整你的身体。步伐要轻、要快、要柔。仔细听你的脚步声,而且有意使那声音逐渐变小。当你的脚一接触到地面,就要马上去感觉后大腿肌群快速的收缩。控制你的呼吸,表情不动声色,不要有多余的动作,保存你的能量。最重要的,要享受跑步。

二、姿势跑步法的的理念

>> 姿势跑步法”的基础理念在于:精确掌握关键姿势,其他的姿势就会随着它一个一个结合起来。

>> 用最少的肌群来跑步,把无法帮助身体前进的多余动作减到最少,好的跑者可以以最小的冲击、最少的力气,轻松地从重力中获取速度。轻巧地从路面上轻盈掠过。

>> 在跑步的机械力学中,所有的动作可以说都是从向前落下开始的,接着快速转换支撑腿。

>> 简言之,优秀的跑步技术是一门放开身体自由落下的艺术。出现速度最快的时间点就是身体快要往下倒时。抬脚踝的目的是提供向前的势能,要跌倒的瞬间,抬起的一侧腿在防护机制作用下,自然向下,完成支撑点转换。发力点始终是朝臀部抬起脚踝。

三、姿势跑步法的动作要领

1.让全身的肌肉保持放松。

2.不管是支撑还是落下,从脚踝开始使你的身体保持整体挺直前倾.

3.肩膀、臀部和脚踝保持在同一直线。

4.腿始终要弯曲,支撑脚在跖球部形成支撑点,使身体呈S形。

5.双脚转换支撑点的速度要快。

6.在转换支撑点时,利用后大腿肌直接把脚踝从地面朝臀部拉起,此时脚踝与支撑脚成“4”形。但只要脚掌一离开地面就要让后大腿肌群停止出力。

7.尽量减短支撑时间。

8.脚掌支撑在地面时尽量不用力,保持放松与轻巧。

9.不要用脚掌或脚尖蹬地,只是向上抬。

10.脚掌每一次的着地点要落在通过臀部与膝盖的直线之下。

11.当脚掌一落地,立即开始把支撑脚的脚踝从地面朝臀部向上拉起。

12.加速时不要加大步伐,或是刻意加大动作的幅度(包括手和腿),它们是加速的结果,而非原因。

13.不要让你的膝盖和大腿前后摆动得太远。

14.不要让脚踝前后摆动,它们只是上下移动而已。

15.抬起脚踝之后,使大腿和膝盖保持放松。

16.不要太过在意跨步与落下,只是抬脚。

17.你的双腿并非依靠任何其他的肌肉活动,而是随着自身的重量,受重力、肌肉收缩力与动力的作用自由落下。

18.脚踝始终保持放松的状态,不用刻意内缩或伸直。

19. 尽量减少两脚腾空的时间。不要刻意驱动身体前进。

>>落下的动作:(1)你要做的只是放松肌肉,然后尽量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要左摇右摆,再让它自然向前落下。(2)起脚落下时,另一只脚要从支撑位置移至抬起位置,然后两脚轮替。(3)那就是稍稍提高身体,然后让脚部顺着身体移动。最后这个动作,是身体提高,不是弹起。它只是利用肌肉伸缩力带动身体的位置,让它几乎不着痕迹地远离地面。

>> 当你体会跑步感觉的技巧越来越熟练,你就会对关键感受越来越敏锐,像是肌肉的柔软度、加快步频时的轻松感和整体动作的流畅性。在锻炼的过程中最明显的感受信号在胸部的位置,你会开始把它当作是一个加速踏板:你发现加快速度唯一要做的就是从太阳神经丛(solar plexus)发力向前推,增加你前倾的角度,那你自然而然就能跑得更快。若把胸膛拉回来,你的行动速度就会自动变慢。

>> 步频是跑步时双腿转换支撑点的频率,它是好的跑步技术的精髓。转换支撑点时,我们开始自由落下,然后让重力带动我们前进。支撑点转换得越快,重力的干扰就会越少,我们也就跑得越快。就是这么简单。

>> 高步频不需要肌肉用很大的力气。相反地,你应该尽量在跑步过程中避免肌肉用力与紧绷。专注运用肌肉的伸缩力,将脚抬离地面即可,这当中唯一要耗费的力气就是阻止脚和地面的碰触机会,并全力注意加快步频与身体落下前进速度之间的协调,这样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跑得更快更远,直到你无法想象的地步。

>> 一切从把脚移开地面开始,然后身体向前自由落下,接着在几乎没有抬高身体的情况下,开始跑。就像你在前一章所练习的动作一样,把你的脚掌直接从地面朝身体拉起,然后顺着重力放下,开始向前移动。在放下的一瞬间,同时把另一条支撑腿从地面尽可能快速地拉起。随着这些动作地不断重复,你将完美地向前跑去。

>> 躯干本身不用做任何事,但底下的双脚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时,你就会感觉到躯干在加速。身体两个部位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这就是你在寻找的感觉:身体躯干部位通过重力不断加速,而双腿部位只是加快转换支撑点的频率。

>> 上半身不自觉地弯腰的纠正:“姿势跑步法”中所提出前倾的概念是指整个身体,而非只有上半身。

>> 跑步只是把支撑点从一条腿转换到另一条腿而已,就这么简单。有一瞬间,你的一条腿以“关键跑步姿势”支撑在地面上,下一刻的支撑点已经转换到另一条腿上。所以你唯一的目标是尽可能加快“关键跑步姿势”在两条腿间的转换速度。跑步动作即在两腿交替中产生。

>> 跑者只要把支撑脚从地面朝骨盆下方抬起,跑步动作就开始了。让腿抬起来的力量完全来自后大腿肌群(hamstring)。后大腿肌群会开始释放支撑腿的压力,并定位好小腿和脚掌要朝臀部哪个方向移动。交换支撑点时,只要去想把支撑脚从地面抬起

四、姿势跑步法的自我检验

>> 从跑步动作中要判别出“关键跑步姿势”,有三种鉴定方法:平衡、势能(potential energy)和弹力。

>> 当你跑的时候,你可以一再地迅速检查下面的清单,直到它变成像是你再也忘不了的祈祷文为止。

检验“关键跑步姿势”:够放松吗?保持平衡了吗?是否以跖球部着地?着地点刚好在身体下方吗?膝盖在一直保持弯曲吗?

(2)检验自由落下:肌肉是否有紧绷感?身体有哪个部位形成制动效应了?身体是否打直前倾?

(3)检查脚掌拉起:是否拉起脚掌而非整条腿?脚掌是否一落地就立即拉起?是垂直向上朝臀部拉起吗?当你越来越熟悉这些像祈祷文般的原则之后,你可以把它们缩减成三个节拍:姿势—落下—拉起(pose-fall-pull),姿势—落下—拉起。顺着这些原则上路起跑时,你会发现自己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跑步的动作本身,而不再是跑步的结果上。你不再去想你跑了多远或多快,或是你跑得有多累,而逐渐让自己单纯沉浸在跑步的本质中。

>> 其中真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膝关节必须保持弯曲、身体持续往前落下、以跖球部着地、尽快抬起脚、躯干在过程中保持稳定不晃动、把注意力放在高步频上等。

>> 检视躯干是否在平静状态最简单的方式之一,就是跑步时两手交握成拳,向前平伸至与肩同高,如果注意到你的手往左或往右偏得很严重,就代表你的腿用力推蹬了。同样地,你可以将两手放在背后,这时你会对臀部和腿部的动作特别有感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