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源泉》读后感_2800字

2019-09-25 20:03:12 读后感

《源泉》读后感2800字

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 ——《源泉》读后

今天刚读完安.兰德的《源泉》,想了好多,想说点什么,但没有理清头绪;晚上碰巧看了谢晋导演的《芙蓉镇》,又想了好多,我隐约感觉到两部作品中的内在关联性,更想说点什么,虽然还是没有理清头绪。

一、《源泉》的主要内容和启示

安.兰德(1905-1982)俄裔美国人,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小说家。她崇尚自我主义(不是通常理解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我理解是强调人类个体的独立自由)。她创作的《源泉》,是一部畅销小说,讲述一个建筑奇才洛克,不随波逐流,坚定坚持自己的建筑主张的故事。大致情节是:洛克因拒绝学校陈旧的传统的建筑教学,遭到开除;他来到纽约为著名但潦倒的设计师凯麦隆工作,虽然创作出了很多精彩作品,但不肯为客户更改自己的建筑设计,从而不为社会所接受,最终失业;与此同时,他的同学吉丁不但以优异成绩毕业,而且在纽约著名弗兰肯设计院工作,更重要是凭借阿谀奉承的本事,短短几年就达到事业巅峰,成为该设计院的合伙人。

洛克过去设计的一些作品,被小部分人欣赏,逐渐有了一些订单,在事业渐有起色时,却遭到建筑评论家拖黑的陷害,他建筑的神庙被攻击为对神灵的亵渎,被起诉并最终败诉,事业又陷入绝境;

后来,著名出版商华纳德出场,引洛克为知己,给了他很多订单,使得洛克的建筑事业风生水起。但同时,他的同学吉丁却由于没有独立的建筑学见解,走到了穷途末路。万般无奈下,求洛克以吉丁的名义设计科特兰德安居工程。洛克答应了这个无耻的请求,但有一个条件:任何人不得改动他的建设设计方案。等到洛克发现其建设涉及方案被改动得面目全非时,他炸毁了已经在建的科特兰德安居工程。华纳德使出浑身解数帮助宣传和营救洛克未果。洛克虽然被推上法庭,但他凭借自己出色的辩护,最终被判无罪。

小说分为四个部分:按照人物名字命名,分别是吉丁、拖黑、华纳德和洛克。我觉得吉丁、拖黑是作者鞭挞的对象;华纳德和洛克是歌颂的对象。主角绝对是洛克,配角吉丁前面的高歌猛进,衬托主角的落寞潦倒;后面一落千丈衬托主角的傲视独立;配角拖黑代表外来的干扰破坏势力,虽然邪恶而强大,但打击摧残不了主角洛克;配角华纳德代表外界的支持帮助力量,的确对主角的成长进步帮助不小,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主角的精彩的自我辩护。

安.兰德这部长篇小说要表达什么主题呢?其实很明显,她借助主人公洛克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大段的慷慨陈词,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我录之如下:

……除了通过自己的头脑,人类无法生存。他赤手空拳的来到这个世界。大脑是他唯一的武器。……人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独立。他的理性头脑在任何形式的强制之下都是无法发挥作用的。他不能被束缚、牺牲或屈服于任何理由。它在功能上和动机上都要求完全的独立……人类一直被教导说,赞同别人的意见是一种美德。但是创造者恰恰是那个唱反调的人;人类被教导说,随波追流是一种美德,但是,创造者正是那个逆水行舟的人;人类被教导说,团结一致是一种美德,但是,创造者恰恰就是那个卓然独立的人。

……选择不应该在自我牺牲和支配他人之间进行,而应该是选择独立还是依赖之间进行……人的能力因人而异,可基本原则是不变的:一个人的独立程度以及他对于工作那种原始的、发自内心的热爱,决定着他作为一个工作者的才能和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所在。独立是人类衡量美德和价值的唯一尺度……

我想,这就是《源泉》这部小说带给我的启示。我们必须做一个独立的人,自由的人,独立思考,自由思想,不受任何外界束缚和压迫。个人的应当有人身的自由、言论的自由、信仰的自由、决策的自由。

二、《芙蓉镇》的主要内容和启示

电影《芙蓉镇》根据古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谢晋执导。故事讲述:60年代初,湘西芙蓉镇上少妇胡玉音同丈夫摆米豆腐摊,起早贪黑,和气生财,日子渐渐红火。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盖起了新瓦房。但在“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却惨遭欺凌,先是被划为新富农,他们摆豆腐摊的权利被剥夺;辛勤劳动果实——新屋也被查封。丈夫被逼自杀,胡玉音每天和右派分子秦书田一起扫大街。虽然他们逐渐相爱了,组织却不允许他们结婚,他们自由恋爱、结婚的权利被剥夺;不但不允许结婚,还要秦书田在门上贴上“两个狗男女,一对黑夫妻”,他们的尊严被践踏;这还不够,还要判处男方十年徒刑,女方三年徒刑,他们的人身自由被进一步剥夺。秦书田对胡玉音说,要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最后,“运动”的年代结束,秦书田和胡玉音得到彻底平反,他们开办了胡记米豆腐店,直起腰杆开始了新生活。而运动中的风云人物村支书王秋赦则敲着破锣疯疯癫癫地喊着“运动了!”。

秒懂百科上评价:影片对中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近20年的历史,做了严肃的回忆和深刻的反思。谢晋在片中,把乐观与绝望,欣喜与悲伤,平静与混乱,真实与虚假编成绝妙的织体。平和、精致、干净,暗地里又涌着股浓烈的激情,气韵非凡,浑然天成。影片中,人性在运动的历史长河中淬炼,被放大、被捆绑、被考验,纯的愈发纯净,浊的愈发浑浊。

我感受到的是,人都活在时代里,人要有尊严的生活,不但个体需要独立自由的思想,还需要独立自由的时代大背景。因为人不可能跳出那个时代。时代是一股洪流,裹挟着人们往前走,不往前走,就被淹没溺水而死。在四清、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中,所有人是谈不上独立自由的,《芙蓉镇》里的胡玉音、秦书田等具有独立自由思想的明白人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不具有独立自由思想的王秋赦们就更不用说了。

三、由此想到的……

梁启超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胡适说:……欧洲有了十八九世纪的独立自由精神(原文是个人主义,怕误解,遂改为独立自由精神),造出了无数爱自由过于面包、爱真理过于生命的特立独行之士,方才有今日的文明世界……“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歌唱祖国》里有“我们勤劳,我们勇敢, 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 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 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

是的,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实现这个理想,我们不但强调个人独立自由的重要,也强调社会自由的重要。个人的独立自由,体现为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体现为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体现为对个人人身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的尊重。社会自由体现社会的包容性,社会可以让不同政见不同观点的人生活在一起,社会可以让不同党派的人来担任重要的职务,社会允许有不同的声音。

我们个人的独立自由素养必须日进一日的修炼;我们社会独立自由局面来自不易,必须爱护珍惜,胜过自己的生命。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