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学习之道》读后感_800字

2019-09-21 01:18:13 读后感

《学习之道》读后感800字

2017.09.09 早上 《学习之道》
“学习方法,一类为学院派,一类为实践派....”我其实更想知道我一直以来所用的应用派的方法有否硬缺陷,譬如我打算去做某件事,可能我本身并没有这个基础,但我会制定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包括我达成的目标和效果、应该学习的知识和方法、以及尽可能全面的资料,最重要的还是可行性评估,然后接下来就是实施了;比如做一份研究,目标和效果就是要按照既定的学术论文规范呈现研究成果,首先对这个论题进行一个发散性的思考,然后所用到的所有方法都做一个陈列,对比这些方法以及评估适用性,然后锚定一两种方法或模型,去在文献库中搜集方法的使用案例,然后对各个案例进行仔细琢磨和对比,所缺的理论知识再通过工具书或教材去解惑或者查阅更基础的理论研究去探寻背后的原理,等到这些都搞定了之后,用这个方法去对自己的论题做一个研究就完全没有问题了,收获到的方法和技术可以举一反三用到同类型的研究中。这种根据需要选择而进行学习或创造的过程是自己日常生活中采用过的,它可以让跨界壁垒降低,关于其可能存在的缺陷这一点也是我希望日后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慢慢发掘的。
“积习难改,人们很容易就会深深陷入拖延的陷阱。在它的暗示下,你任由自己沉沦于拖延的舒适反应。久而久之,已经习惯性拖延的你会身不由己地寻求那短暂而微小的愉悦感。而这种习惯性反应让你渐渐失去从前的自信,最后干脆不再指望能提高工作效率。这就是为何拖延症患者总宣称自己压力大、身体差、表现不好。如果放任下去,坏习惯就会根深蒂固,到那时再想摆脱它就悔之晚矣了。”读此书最大的收获还是书中讲到的大脑的使用方法以及拖延的形成及克服。有此问题的朋友可以仔细品读,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方法,不必因为书中所采素材和自己无太大关系而放弃。拖延这一习惯,一直是消磨人意志的负能量,最好是不要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