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杨千嬅、梁家辉主演)读后感(3)篇

不触及你就不知道这世上还有很多让人匪夷所思、但的的确确存在的事情,比如“人吃人”。
文中有一段这样的叙述:
——古时有位名厨易牙,听得齐桓公吃腻了美食想尝试人肉,他为讨皇帝欢心,便把儿子烹调献上。《廿四孝》中,孝顺的子女还割肉煮给父母吃来疗伤呢。《水浒传》,哪个英雄好汉不是割肉挖心来送酒?孙二娘还开人肉包子店呢。
——日本鬼子吃了不少中国人,中国人内战、自然灾害、十年饥荒、十年“文革”,还少吃人肉吗?
——我们恨一个人,说恨不得食肉寝皮,岳飞的《满江红》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我们爱一个人,也会一口一口咬他,把对方吞进肚子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里的“人吃人”和鲁迅先生的“人血馒头”不同,这是真正的人吃人,虽然后者只是胚胎。之前莫言的《蛙》,贾平凹的《带灯》(这个也许不准确,老贾的读得太多,细节的东西有时候就会张冠李戴)也都有类似的描述。
不久前和朋友交流《人类简史》的阅读心得时,她一通口若悬河后愤愤然说了句,人类中得以繁衍生息留存下来的,是智人中的一群恶人……
我该用怎样的文字来描述此刻的心情?又该怎样摆布五官的位置来应和朋友?一时间竟然什么都不能够,只有愕然,哑然……
饺子(杨千嬅、梁家辉主演)读后感 第(2)篇作者是一个好会讲故事的人,用极其平实的语言,讲出一个又一个乍看起来还以为是温情市井生活的故事,没成想读到后面汗毛倒竖,背脊发凉,而这种衔接又非常自然流畅,毫无转折痕迹。如果某一篇突然不是恐怖故事了,反而不太习惯。但不管是吃什么的女人,细细品味,都是一个又一个被那些一茬又一茬永远只贪恋二十岁少女肉体的男人所围困的困兽。抛开道德与法律的罪责来说,杀了这个男人卤鹅又怎样?杀了他的崽又怎样?吃了一顿又一顿人肉饺子又怎样?你会好受些吗?心灵永远在枷锁之中,肉体的消亡或置换始终于事无补。为何要如此作践自己呢?恐惧、愧疚、梦魇、贪婪,无一不在加剧自己的痛苦,缘分已尽时,让他们从生活习惯记忆中彻底滚蛋不好么。恐怖背后,全是怜悯。给4颗星是因为,特么大半夜吓shi劳资了......尤其是,夜深人静、四下无人、鸦雀无声,喉咙里还残留着晚上烧烤吃的那串腰子的甜腥味,正好翻看到最后一章吃饺子的环节,毛骨悚然......楼上突然传来一个球类物体砸在地板上的声音,砰......砰砰砰砰砰......n
饺子(杨千嬅、梁家辉主演)读后感 第(3)篇在故事板块看到了第一篇潮州巷,被吸引了进来,发现这本书是由五个中短篇小故事构成的,饺子和第五篇的名字一样。对第一篇卤水鹅印象很深,毕竟是被这篇吸引进来的,结局的反转既猝不及防又好像在意料之中,难怪那卤汁是如此好吃。第二篇燕窝糕与第三篇蛋挞,看起来没有什么重口味的点,也没有什么反转与惊悚,比起第一篇的热烈,有点平淡如水,燕窝糕的内容还有些困惑。第四篇眼睛,猫柳春眠水子地藏,其实开头不大能看懂,就感觉很乏,直到看到开始描写与渣渣男主的第一次见面,才发现开头原来是这么回事,恍然大悟。第五篇饺子,这个拍过电影的啊,印象中我好像还看过杨千嬅吃饺子的画面,但是具体的不记得了,看完之后只想把电影拎出来再看一遍。写到这里突然发现这本书没有一个好结局啊,大概太执着也未必是好事的吧[回头]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