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 读后感(3)篇
作者:温斯顿·葛鲁姆
“疯子自有疯子之趣味,不足为外人道也。”本书是经典电影《阿甘正传》的小说原著。阿甘是常人眼中的弱智和白痴,但他天性善良单纯,加上天赋异禀,使他先后成为大学橄榄球明星、越战英雄、世界级乒乓球运动员、摔跤选手、国际象棋大师和商业大亨,既获得先后两任美国总统的接见和授勋,还出访中国,甚至还无意间发现了水门事件的真相。阿甘“轰轰烈烈“的传奇一生,透过阿甘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世态的复杂和庸俗,更觉人性真诚的可贵。
阿甘正传 读后感 第(1)篇
《阿甘正传》原著脑洞大得离奇。除了电影里展现的,阿甘在小说里还是天才白痴:他数学天分极高、口琴高手、国际象棋大师、美国花式摔跤大王,上过太空的宇航员,组建过乐队,竞选过参议员,有个猿猴朋友,还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食人族一起生活了四年。
电影的编剧是个天才,他去掉了原著里这些乱七八糟的,保留了轻度智障、奔跑和穿越五六十年代美国历史这条主线。主要人物保留了阿甘,珍妮,丹中尉,阿甘妈妈,巴布。整部电影的故事要素和人物要素脱胎于原著,但比原著更加丰满可信,也更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这部电影的主题只有一句话,珍妮对他喊出的:“Forrest run”。听话的阿甘一辈子就这么跑着,勇往直前,跑成美德的化身,善良、忠厚、诚实、守信、强壮、勇敢、乐于助人、对亲情爱情友情都忠贞不渝。而且他的努力也获得了成功,他得到又抛弃了各种奖励荣誉,最终拥有了自己成功的企业和巨大的财富,家人朋友均在他保护之下,和珍妮有一个聪明健康的儿子。连小说中唯一的遗憾:珍妮嫁给了别人,电影编剧也给改了,让保护神珍妮和阿甘结了婚。
《阿根正传》这部电影贯穿了美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家庭观,展现了努力奋斗就能成功的美国梦。这个梦是个人的梦,也是美国的梦。
阿甘正传 读后感 第(2)篇
白痴般的阿甘做着白痴般的事情,可是往往越是白痴般的事情会让人更痛快。阿甘从出生一直被嘲笑,欺负,还记得阿甘去哈弗大学旁听的课程,历史时代中的白痴角色,里面说到真是因为白痴所做的的事情,才会是情节反转或变得更有意义n这一路历程,阿甘经历了太多种职业,尽管没有一个是阿甘自己的选择,除了最后轻松的做单人乐队以外,当橄榄球员、去服兵役、做宇航员、摔跤运动员、棋手、还有养虾子,不得不说养虾子原本是阿甘一直以来的梦想,可是后面却参杂太多不属于他的复杂。每一项在阿甘来说都不太可能,却又滑稽般的成为意想不到的优秀。经历了这么多不平凡又奇幻的经历以后,阿甘还是觉得平淡的生活最好,不用应付别人,做自己的单人乐队,吹自己的口哨。没有应酬、没有采访、没有利益的追逐、没有对头衔的迷恋。正直地活着。就像阿甘说的最后一句话:唔,那又怎样?我或许是个白痴,但是,无论如何,我多半岁月都在努力做对的事——梦想终究只是梦想,不是吗?所以,撇开其他的不谈,我认为:我永远可以回顾过去,然后跟自己说,起码我的人生过得并不乏味。
阿甘正传 读后感 第(3)篇
“Run,Forrest Run!”
“妈妈说,人生就如同一盒巧克力,你永远无法知道下一粒是什么味道。”
这大概是电影《阿甘正传》里最广为人知的两句句台词,它也正是电影的精髓。人生恰如鸿毛,我们随大势所驱,却又往往过于聪明,无法像阿甘一样心无旁骛,在心怀理想的同时,执着的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我们也无法像他那样,在经历人生无数的诱惑、迷茫、失败、错误之后,在你根本无法掌控人生、甚至无法预料明天会是在哪里的时候,仍然心怀执念的爱着当初那个曾经给自己带来温暖、创造希望、改变人生的女孩。不管她,还是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电影《阿甘正传》击败了《肖申克的救赎》等,拿下了六座奥斯卡金像奖。至少,其中的“最佳改编剧本奖”名至实归。
我更倾向于看剧本,或者,直接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