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生活者读后感心得体会(3)篇

《真正的生活者》收集了先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也有少量五十年代)发表在各类报纸杂志上的各类小品、散文,多是家长里短和儿女情长。那时候的中国,本是多灾多难,先生也好不到哪里去,即便才高八斗,有时也得为了两斗米进当铺,但即便如此,生性幽默、性情豁达的先生,还是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并不是说他比别人能多吃二两肉,而是在平淡甚至清贫的生活中,他能找到自己的乐趣,比如说谣传他有一箱子齐白石的画,他索性将其想象真有其事,卖了能有五百万收入,并捐献给各个委员会,“所余一百万,全数交给文艺奖助金委员会,用以救济贫苦的文人——我自己先去申请助金五千元,好买些补血的药品,疗治头昏”,对于造谣者,不仅全无责备和申诉,反而做起幸福的“黄粱美梦”,读来不禁莞尔,而后又不禁心酸。
书的开篇《我的母亲》,情真意切,浅浅文字,却透出了浓浓的亲情,现在的我们读来,不仅是感同身受着那个灾难时代母亲的伟大,还不由自主想到自己家乡的母亲,一篇短短的文章,读来时间不是很长,读完之后,掩卷而思,却是久久不能停息。
书的末尾部分,是精彩的“彩蛋”,先生自述了他是怎样写《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书的,最后是说如何写《骆驼祥子》的,没有自吹自擂思想的高深或内涵的丰富,多是与写书相关的生活琐事,看完之后,个人的感觉是在那样的环境下,有些书我们现在能看到,真乃幸事。
书中还有锦上添花的是老树先生的插画,个人认为是非常典型的丰子恺先生的风格,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寥寥数笔,却有着简而不简单的稚趣,配上些陶渊明式的田园流文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与老舍先生的文章倒也相得益彰,互相增趣。
生活,本就是酸甜苦辣咸皆有。
看完这本书,想到这个一位胸怀宽广、积极乐观、友善待人、珍惜亲情的人,最终得受多大的冤屈才会走到那一步?先生的名誉已经得到恢复,我们现在也不是再想着去“报仇”,而是从先生身上,学到些乐观和善良,真诚地活在尘世间,相信先生在天上看到,也会欣然一笑。
真正的生活者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2)篇不愧为首屈一指的文学大家。
舒先生的文字有随意亲切,看他的文章如同和好友对坐,喝喝茶,聊聊天,一下子时光便短了。
舒先生的文字有幽默风趣,好多段子令人捧腹大笑,诸如“五鸡六兽”之类连辞典里也查不出来的字词比比皆是。
舒先生的文字有辛辣讽刺,如果说鲁迅先生的内功心法是佛门“狮子吼”,用尽全身的力气横眉冷对一切邪恶,那么老舍先生是妥妥的“葵花点穴手”,于谈笑间指哪打哪。
舒先生的文字有情真意切,对孩子的宠与爱,对妻子的爱与敬,对朋友的敬与佩,处处可以看到。
这本书从封面到插画五一不美,老树画画搭配老舍先生,相得益彰,这可以说是我在“微信读书”目前遇到的最好的版本。犹喜每一章节的序言,简单而富含哲理。特摘录如下:
心是一棵树,爱与希望的根须扎在土里,智慧与情感的枝叶招展在蓝天下。无论是岁月的风雨扑面而来,还是滚滚尘埃遮蔽了翠叶青枝,它总是静默地矗立在那里等待,并接受一切来临,既不倨傲,也不卑微。
生活是一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趣味就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微微暗些,再明起来,则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
人格一旦失去,想再恢复,比使死人复活的希望一样微小。
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这世上真话本就不多,一位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对白。
乱世的热闹来自迷信,愚人的安慰只有自欺。真正的生活者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3)篇
第一次这么完整的读老舍的作品,上学的时候课文只是一些摘要。老舍先生的名字是我们上学时代的名人,但是我没有去了解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济南的春天》《突趵泉》。
看了《真正的生活者》才让我感受到老舍先生的风趣,幽默,是个老顽童,他爱国,为了爱国事业抛家离子。在多鼠斋写下著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经历了“五四”惨案,经历了各种锋烟炮火,虽然老舍先生未能拿过枪,但是他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手中的笔!
老舍那种随意的叙述,让人读后轻松快活,哭的地方哭(等他知晓母亲已不在人世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时间了,这等痛苦遗憾可以让自己撞墙了),笑的时候笑(一对儿女一家人的欢乐时光),很多时候让我们在笑中涌出一种悲哀(他的帽子描述让人笑哭了,国家的软弱,人民生活的苦难),老舍先生如此接地气的生活气息,就如我们活在里面,我们在看那些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从生到死的过程。
如此伟大的现代作家在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后,没有享受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生活,如此坚强的人,却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1966年8月24日投入了北京的太平湖自尽而去。
可悲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