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结构思考力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04 00:38:43 读后感
故事新编
作者:鲁迅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他在不同时期所写的8篇作品。这些作品的语言秉承鲁迅先生的一贯文风,幽默风趣,婉而多讽。故事的内容虽来源于历史,但只是用了一点因由,经作者随意点染,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一副绝妙奇趣的画卷。
故事新编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 八篇故事都非常有意思,幽默十足,讽刺厚重,人物饱满,神明、英雄、圣贤、小民……不一而出。

《理水》看鲁迅嘴炮轰顾颉刚,蛮过瘾,“鸟头先生”、“虫虫会治水”真是笑死我了。
《奔月》只记住了一碗面——乌鸦炸酱面,嫦娥吃吐了都。
《采薇》的修辞真的是拍案叫绝,形容时间——烙了三百五十二张大饼的功夫。
《出关》里的老子是个“呆老头”,但依旧是那么圣贤。
《非攻》算是改的最少的了,不过结尾墨子的遭遇出奇的让人回味无穷。
《起死》里的杨必恭,就算复活了,依然抱着一个执念“探亲”,重活多少次都还会一个结果,人性的局限总在重复同样的路,同样的错。
《补天》里的女娲和人类,人类看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憎恶,叫人反感。

  • 《铸剑》应该是八篇里边最吊的,因为我没看懂,真没看懂,但是你看到宴之敖哼唱的那小曲,总觉得有种荒诞而又不明觉厉的惊悚。鲁迅自己也解释过:宴之敖,被家放逐之人。

故事新编读后感1500字 第(2)篇

“我永远不会为了我的信仰去死,因为我的信仰可能是错的”罗素这么说,也难怪这老混蛋活这么久了。

伯夷叔齐就不认这个理,然后就饿死了。


所以信仰的确是个值得提防的事情,伯夷叔齐不食周栗,以身殉道。然而,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在吃的薇,难道不是我们圣上的吗!”就仿佛遭了一个大霹雳,薇也不能吃下,只好饿死了。


伯夷叔齐毕竟是以死卫道的,在历史上留下美名,但在鲁迅这里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后来首阳山的村民“即使有时还会想起伯夷叔齐来,但恍恍忽忽,好像看见他们蹲在石壁下,正在张开白胡子的大口,拚命的吃鹿肉。”他们大概也并不是卫道而死,而是因为贪心,被天谴了,可以说是身与名俱灭了。


我们常说,不忘初心。鲁迅先生则想告诫我们,要警惕自己的初心,脆弱的别要。

读书是为了考上大学,那何不作弊呢?工作只是为了挣钱,那何不受贿呢?结婚是为了敷衍,那何不外遇呢?这些初心都太弱,一经推敲就会裂,给心怀叵测者可乘之机。


不仅如此,坚守初心的手段也要注意,像小穷奇那样为敬老而劫老的事情还是不要做了。虽然话说的好听:

小人们也遵先王遗教,非常敬老,所以要请您老留下一点纪念品……如果您老还要谦让,那可小人们只好恭行天搜,瞻仰一下您老的贵体了!”

总归是强盗逻辑,类似的逻辑还有:

虽然我伤害了你,但我都是为你好!

虽然我半年不回家,但我都是为了这个家!等等。


所以,我们不仅要初心坚如磐石,我们自己也要有足够的智慧去守护。

故事新编读后感1500字 第(3)篇

就让他们去怨恨好了,我也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先生到死都嘴硬。

黑色人,宴之敖者,自然就是鲁迅先生的化身了。

明明是和自己无关的仇,明知道需要搭上自己的人头,明知道即使复了仇也不能改变众生。

还是要复仇。

为什么呢?

“天下不舒服的人们多着,而有些人们却一心一意在造专给自己舒服的世界。这是不能如此便宜的,也给他们放一点可恶的东西在眼前,使他有时小不舒服,知道原来自己的世界也不容易十分美满。苍蝇的飞鸣,是不知道人们在憎恶他的;我却明知道,然而只要能飞鸣就偏要飞鸣。”

当然他也不只纯粹为了恶心舒服的人,只是看着那些不舒服的,无力报复的人,内心十分不痛快。而其又常常自省,觉得自己也非常容易沦为奴隶,其实他复仇的终极目的很高尚。

“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

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

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如今100年过去了,虚伪的脸谱,害人害己的昏迷与强暴,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与强暴,除去了吗?正当的幸福,得到了吗?

果然复仇是没那么简单的。

年青的人啊,别丧气了,前人已经把头颅献出来了,我们也不好安心做个看客吧。

  • 《结构思考力》读后感_1700字
  • 《结构思考力》读后感_1200字
  • 结构思考力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