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_精选读后感_1400字

2020-01-30 03:10:43 读后感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_精选读后感1400字

大约135亿年前,“大爆炸”之后,宇宙的物质、能量和时空形成了形状的样子。宇宙的基本特征——物理学。

随后物质和能量在时空里形成复杂的结构,如“原子”,再进一步构成“分子”。原子和分子的故事及它们如何互动——化学。

大约38亿年前,在叫做地球的行星上,有些分子结合了起来,形成一种庞大而精细的结构。分子结合形成的庞大精细结构称为有机体,有机体的故事——生物学。

大约7万年前,“Homo sapiens”智人这一物种的生物,开创出更复杂的架构。智人的复杂架构,称为文化,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总结——历史学。

在历史的道路上,可以总结出三次重要革命:

大约7万年前,认知革命正式启动人类历史

大约1.2万年前,农业革命让人类历史加速发展

大约500年前,科学革命让人类历史画下句点而另创新局。

能彼此交配,产出下一代的,认为是同一“物种”(species)

从同一个祖先演化而来的不同物种,认为是同一个“属”(genus)

许多属能再归为同一科(family),同一科的成员能追溯到某个共同祖先。

问题:我们现在的人类是什么人种?

人属:人类Homo,human

最早的人类大约250万年前开始在东非演化,祖先是一种更早的猿属南方古猿。

大约200万年前,远古人类有一部分离开家园踏上旅程,从东非到北非、欧洲和亚洲,各地环境不一使人类也朝着不同的方向进化,于是人类发展出几个不同的物种。

如欧洲和西亚的Homo neanderthalensis尼安德特人,如亚洲的Homo erectus直立人——存续了将近200万年,是目前所知存续最久的人类物种,而我们智人1000年后会不会存在,都令人怀疑。如停留东非本地的人种演化也有,homo rudolfensis,homo ergaster,以及我们自己的这个人种,厚颜地命名为homo sapiens——智人,明智的人。

人种之间有诸多不同,但还是有几项共同的人类特征。

1、大脑很大。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人类的大脑明显大于其他动物。究竟是什么驱使人类大脑在这200万年间不断这样演化,坦白说,我们也不知道。

2、直立行走。站起来有更高的视野,解放的双手可以制作工具——最早有证据证明人类开始制作工具是在250万年前,也正是这个工具的制作和使用,成为了考古学家对远古人类的一种判断标准。直立行走也有不利的一面,人类远古祖先历经数百万年才发展出以四肢行走、头部相对较小的骨架,而将这种骨架调整成直立,还得撑住一个超大的头盖骨,更是难上加难,所以现在人类都还得面对背痛、颈脖僵硬的苦恼代价。

直立行走对妇女造成的负担更大,必须臀部变窄,产道宽度受限,而婴儿的头却越来越大。分娩死亡成为一大风险,如果选择早点生产,婴儿大脑和头部较小较柔软,这位母亲就有机会渡过难关,未来也有可能再生更多孩子。于是自然选择让生产提前开始。与其他动物比较——小马出生没多久就开始小跑步,小猫出生几周就离开母亲独自觅食——人类都是早产儿,许多重要器官发育不够完善,许多年都只能当个啃老族被抚养、保护和教育。

之所以花大幅篇章讲述这一点,是因为人类之所以有突出的社交以及同样独特的社会问题,一大原因正出于此——养活一个小孩,得靠全部落得沟通努力,于是演化偏好形成强大社会关系的种族;以及也正因为人类是个早产儿,人类更能够通过教育和社会化的方式加以改变——人类的可塑性高到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隐藏着极大的秘密。

3、 火的使用。大约80万年前,已经由部分人种偶尔使用火。大约30万年前,对直立人、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祖先来说,用火是家常便饭。火作为可靠的光源和热源,还可以用作抵抗大型动物,用作烹饪改变了我们的身体特征。火对于人类是一项既听话又力量无穷的工具。

  • 《精彩人生的一分钟小习惯》_读后感_400字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思考,快与慢》_读后感_400字
  •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_读后感_400字
  • 《解忧杂货店》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小狗钱钱2》_读后感_400字
  •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400字
  • 《嫌疑人X的献身》_读后感_400字
  •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三体(全集)》_读后感_4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