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700字

2020-02-09 11:52:21 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700字

昨日读毕《明朝那些事儿》在书评的最后,仍然提出了一个疑问,是为当年明月总结明亡,在“气数”二字。觉不甚得滋味,故不全满意。今日读毕《万历十五年》,并重读、再读了最后一章(万历十五年和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思路较昨日总算更加清晰明楚了些,尽管仍然逃不过深叹一口气,与其中戚戚。但在这口气叹出去后,终于感觉气顺,而耳目清明了。
其实《明朝》一书前文叙述中已提及了涉及气数的种种因素,尤其在明末的每个关键人物、关键事件的周围、背后,在文字间已揭示出作为背后推手的历史力量。而这点在《万历》一书中表现的更加突出,黄仁宇论述的主要方法即此,他谓之大历史观,并且他也如抽丝剥茧一样从历史史实中将这些因素、力量、气数,依据大历史观的理论抽象成为有逻辑的语言。
然后再次明白了谓之“气数”的不得已而为之,而又不得不以为之。因为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汇和定义了。而又要找到一个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名字,让各方读者,甚至毫无历史基础的读者理解明白,便在找不到的基础上又更加困难了。这种传道中言之不达的困难和问题,在《老子》中有另一段精致的描述,为了传达先驱先觉者认知的“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从两个“强”可见一斑,而这个“强”又需要先觉者的大毅力、大勇气、大决心,否则决然不能开导扶先路。
最后想说,读本书最后一章,有醍醐灌顶之感。上一次还是在《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序言,这些内容揭示了作者作文的主张和理想,激励思智,慷慨人心。

  • 《战后日本经济史》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易烊千玺、周冬雨主演)》_精选读后
  • 《我们内心的冲突》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把时间当作朋友》_读后感_700字
  • 《独立,从财富开始:水湄物语的理财20课》_精选读后感_70
  • 《超新星纪元(唯一未删减完整版)》_读后感_700字
  • 《时生》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过好这一生》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海子诗全集》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