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_读后感_600字
2020-01-02 21:28:07 读后感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_读后感600字
过程看着有些心酸,但结局还算可以,或许生活的年代导致我无法想象只有通过卖血为生的这种方式才能维持生计,看了文章一直有些疑问:为什么面对一次次生活的困境,许三观,许玉兰都不去找邻居或者自己的亲戚帮忙,而想到的唯一办法只是去卖血??看到书的前半部分原本认为许三观是个封建保守的“老古董”――自从许三观听从外面的流言蜚语说一乐是何小勇的孩子之后,许三观对一乐的态度发生极大的改变。最深刻的片段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家人吃了至少两个月的白米汤。最后,许三观迫于生活不得不去卖血。卖完血全家准备去胜利餐馆吃面,确唯独留下一乐啃着几角钱的地瓜。那个时候,我“讨厌”许三观。因为不管是否一乐是不是何小勇的孩子(况且还未证实),这孩子是无辜的。身为孩子的父亲却能够如此狠心,真是令人发指。可是,文章的后面,许三观为了一乐的医药费,却接二连三的卖血。却是让人觉得怜悯又佩服。这中间的许三观的变化我觉得一乐自己本身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批斗许玉兰的家庭会议上,一乐曾说过这个世界上他第一尊敬的是毛泽东,第二个便是许三观。文章末尾,一乐,二乐,三乐对父亲的话说里夹着厌烦和不理解。而只有她的妻子能够懂得他的内心,也真不枉费这“夫妻情深”。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