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_读后感_600字
2020-02-02 21:42:49 读后感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_读后感600字
执政党的“特权”是什么?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第8集,播放了一个特别情节,相信很多观众看了会有许多思考。
新上任的汉东省委沙书记,到汉东23天,开了一个特别的常委会。扩大到一个人,就是原汉东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陈岩石。请他讲讲当初为何要入党,入党干什么?
陈岩石当时参加部队1945年最后与日伪的一战。15岁。为了能当尖刀班扛炸药包的,他虚报增加2岁,火线要求入党。因为,当时的共产党员的特权就是:能扛上炸药包,冲在最前面。一个尖刀班约15人,牺牲9人,受伤6人。陈老师侥幸从战争中活了下来。
革命党抛头颅撒献血的故事很多。但唯独这一句话反复强调:为了入党能拿到特权,而这是为了共产主义理想牺牲在前的特权。想想现在共产党执政时期,借用电影中沙书记自己的一句台词:有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其素质比一般国民都不如。这就引出一个新命题:即执政党的“特权”是什么?
是高高在上,享受在前,一心想往上爬,能大肆捞钱以致专门放一间房堆放贿赂脏钱?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影片的逻辑推理,共产党从人民中来,还是要回到人民中去。假如说:革命党是为了夺取政权,那么革命成功后,成为执政党,就应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为了人民利益,而抛弃自己的个人私欲。所谓执政党的“特权”就应回归到人民赋予,人民监督。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出并监制的这部反腐大片,重温革命历史,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宗旨,值得点赞。接下来,相信一系列更常态化的反腐制度和举措会更有力制定实行。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