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山鬼木客:叶广芩短篇小说选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2019-02-10 19:16:38 读后感
山鬼木客:叶广芩短篇小说选
作者:叶广芩
作者是一个擅讲故事的高手,她于故事中自然流露的叹息与幽默是如此不同凡响……从语言到人物,一板一眼,无不散发着某种韵致。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愠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
山鬼木客:叶广芩短篇小说选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16个短篇。

窃以为叫“短篇”不如叫随笔,或者干脆叫16个篇素材。因为有好些篇没有完整的情节,包括《山鬼木客》。其中耿耿于怀的是《菜子坪记事》,360度的故事中写出来90度不到的样子,若铺排开来,十万字都打不住,十足就是长篇里的一个章节,叫“素材”更准确。

当然,最佳证据就是本书16章中有5章都是长篇《采桑子》的片段。《本是同根生》、《祖坟》、《三击掌》是《采桑子》情节的变式叙述,《醉也无聊》《瘦尽灯花又一宵》干脆与长篇一字不差! 

没看这个短篇集写作时间与《采桑子》哪个更早,估计这篇更早些,否则凑数的嫌疑太明显了!

提起“凑数”,叶广芩还真是有的。或许跟出版商没有协调好,也或许授权太多,她的很多集子都有互相重合的章节。比如她的另一个小说集的名字就叫《老虎大福》,与这里的第12章完全相同。

好,结束吐槽,回到内容上来。尽管故事有重复,还是喜欢叶广芩的语言表达风格,优雅幽默,而且都协调得恰到好处,不“抖”也不勉强,自然而然就那样了。在这方面她快修炼成妖了。

最欢乐的是《乌鸦卡拉斯》,主角是只乌鸦,一个聪明狡黠的家伙,通篇读下来几乎一直是笑着的动物在古灵精怪、通透世事的能力上面不输人类。又想起王松的《双驴记》里的黑六黑七两头驴——动物与人相比,能傻多少呢?!

最关注的是主打篇《山鬼木客》。

简单说来 ,《山鬼木客》文风似《山海经》,主题似顾城的《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手法似推理小说——当我们大致知道了想知道的人物身份,故事也就结束了。

故事结束了,但是老君岭水腥、花豹的低吼、岩鼠的叽叽还留在心里,眼前萦绕不去的还有那束红红的山果!

山果的来历到底也没交代,成了未解之谜,但能大致能猜得到,正是这猜得到的指向,让我对主人翁的未来抱有一线希望。

小说对山果的述说似乎很不经意,作者并未让主角过多思量它出现的不寻常,让人怀疑这样的事情似乎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寓意着什么呢?或许它代表了山野生灵的善意与慷慨,与人类扔在“山鬼”面前的那个面饼对比,更反衬出人类的冷漠与傲慢。

山鬼木客:叶广芩短篇小说选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瘦尽灯花又一宵

是这本合集中最后一篇小说,是这本书的结束,也是今晚的结束。

第一个故事关于两个把日子过得精致的老太太,以及只有下雨天才会显露出曾经的灾难带来的伤痛。第二个是成了精的乌鸦,乌鸦,在中国是一个不详的象征,在日本居然代表着完全不一样的意义,也没从没想过原来乌鸦这么聪明,还这么记仇。孪生一篇,关于兄妹,作为妹妹,能体会书中妹妹的一些感受,那个结局是我没有想到的,却也是很好的一个结局。

喜欢作者笔下的自然,特别是山鬼木客一篇,像是真的走进了原始森林,画面感很强,跟着笔触就进入了另一方天地。还有动物,作者笔下的动物像精怪一般,具有了灵性,花熊,大福,岩岩,黑熊等等,还有真正的精怪——山鬼木客

明代学问家王夫之对山鬼下过这样的结论:此盖深山所产之物,亦胎化所生,非鬼也。昼依木已避形,或谓之木客。

虽然是在写动物,但背后还是有人的影子,不论是写自然还是写人,有温暖,也有讽刺,不知道该怎样写那些感触……

书里面也选了一些《采桑子》中的内容,关于那些旧时代贵族的没落,从小接受贵族的教育,在新时代里,他们自然也被这没落的威严紧紧攥住,挣脱不开,仅一些选篇都能感受到书中人物命途多舛,还有历史的厚重。祖坟一篇中的一段时间唱词,用于这个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旧式贵族觉得很贴切:

如今谁识京华倦客,回首悲凉,都成梦幻,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
‘珠玉随风,书香满纸’

珠玉随风,过去也如烟散去,只留书香满纸,留待后人垂阅。

山鬼木客:叶广芩短篇小说选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用吃货的角度来评述叶广芩的小说,就像烘烤的桃酥搭配着老茶,伴随着午后阳光特有的松软香酥。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的与三毛相对比,可能二者的作品中都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家常化的谈笑间无形中构造出现代化生活中或闲适或愉快或悲伤的环境氛围,无需风雨便知天意。

但与三毛浪漫奔放的文风不同,叶广芩的风格更显稳健温和。如果三毛笔下的撒哈拉人生是探险家式的色彩斑斓,奇丽壮阔,叶广芩的东京生涯则是于家常生活的平凡诠释人生中那些易被遗忘的确幸,那些是邻居姐妹内心真正的宁静,是乌鸦狡黠而孤傲的眼神,是满清贵族落魄潦倒后残存的尊严.....所有这一切融合了平实的叶氏述事风格才显得更具打动人心,像刚沏好的新芽,氤氲着祥和与安宁,在流淌的生活中打着旋儿,充满温暖的意味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