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_读后感_1400字
《霍乱时期的爱情》_读后感1400字
2020年春节,因为新冠疫情举国上下纷纷取消了活动宅在家里隔断传染源。
朋友无意间提起《霍乱时期的爱情》,冲着书名我就开始了阅读。读了开头,才知道是大名鼎鼎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而他更为人熟知的是《百年孤独》(我还没有读)。得益于没有看过任何对本书的介绍,我可以完完全全地保留着初相见的第一印象阅读。
本书人物不多、情节简单,故事的时间跨度大,在看完合上书的一刻,奔向知天命年纪的我下了一个结论:那是一本打着疫情和爱情幌子,记录时间流逝和探讨衰老的书。
鲜有一本书像《霍乱时期的爱情》,看完我对所有的主角都没有强烈的感觉,这正正是作者功力深厚的表现。他没有讨好读者,没有刻意升华也没有刻意丑化他笔下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是那么的立体和不完美,而又在不完美中透着可爱,像我们身边的某些人,我们既不会轻易爱上他们,又不会觉得他们十恶不赦难以接受。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男一号,他是本书里的性担当。我可以接受他有622个性伴侣,也可以接受他经历了那么多之后,仍以精神上处男的名义在半个世纪后追求女主,但他的多次性病和爷孙恋、爷孙性,就已经超出我的接受底线。我不得不倒推120年,回到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才勉强理解他那些所作所为,并对他放下成见。
费尔明娜·达萨,女主,她是本书里的情担当。书里描述她是反叛的,有个性的,但她具体行为举止,却给我相反的感觉。在舞会上与其他男子跳舞,要发电报征求未婚夫同意,有男士拜访,父亲不在家谢绝见客。年纪越大,身上枷锁越多,古来稀的年龄依然执着于家族的名声和亡夫莫须有的绯闻。但无可否认,她是个在爱情中依然理性得要命的女人。17岁时,像网恋见光死那样直接忘掉了男一号;72岁时,果断地一口回绝男一号半个世纪后的表白。我不能说她不可爱,我只能说我不懂欣赏这么理性的可爱。
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男二号,女主的老公,他是本书里重要历史事件的担当。所有伟大和完美的社会事件,都发生在他身上,由他主导。私人生活方面,却是一塌糊涂,既不能缓和紧张的婆媳关系,连婚外性也狼狈不堪。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就是高富帅,但却不够温暖。他们的婚姻开始时并不是因为爱,所幸后来越做越爱,也算对得起模范夫妻的雅号。
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没出场就挂了的男配角,本书的衰老引子。他害怕面对自己的衰老,60岁时自杀,开篇就由他带出衰老的问题,然后由三个主角一直带到剧终。
本书记录了三个主角在半个世纪里慢慢变老的过程。爱情,从青春时期的puppy love到金婚时的相濡以沫;性爱,从被偷走处男童贞到七十多岁老男人诱骗十四岁少女,再到两个七十多岁情侣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都只是本书的框架,用来支撑和点缀不同年龄段的男人和女人的身心变化。真实且残酷,不忍直视又不能不直视。
作者不露痕迹地展现着衰老的点滴:女主因为眼睛不好,不再看书了;因为耳朵不适要忍受剧痛;男一号为了秃顶而烦恼、为了牙齿而痛苦;男二号靠各种药物来维持状态,但还是逃不过记忆力衰退……他们都是通过看到对方慢慢变老来发现自己也老了,而最让我心酸的是,男女一号跨越了半个世纪终于走到一起,亲密接触时首先发现的是对方身上的酸味,年纪大后身体发酵散发出来的老人味。
也许我看书少,这本书是我看过的对衰老的心理和生理描述得最细致的一本书,让人不胜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