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300字(3)篇

2019-01-19 00:58:42 读后感
三毛流浪记
作者:张乐平原著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
《三毛流浪记》是我国漫画大师张乐平的惊世之作,这部不朽的作品曾在我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作品的主角三毛是我国几代读者所熟悉所喜爱的人物。三毛曾五次被搬上银幕和荧屏,舆论界认为其堪与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媲美,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84年,由张乐平先生亲自担任造型设计的动画片《三毛流浪记》问世,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许多人都说:“我是看着三毛的故事长大的”。这是张乐平先生留给我们的唯一一部动画版的《三毛流浪记》。动画片《三毛流浪记》以漫画形象三毛为原型,运用了三毛漫画的很多原有情节,同时,设计了更为丰富的场景,故事结构更加完整。张乐平以机智的笔触,精心地结构了一组一组笑中带泪的画幅,描写了瘦削矮小的三毛孤苦伶仃,四处流浪的悲惨生活,并将他乐观幽默而又不畏强暴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张乐平被人们誉为“三毛之父”,他笔下的三毛形象表达了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赢得了一切善良人们的共鸣,真正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艺术典型。1992年9月27日张乐平因病久治无效与世长辞,身后留下了不朽的三毛。这套根据《三毛流浪记》动画片改编的图画书,使用张乐平先生的绘画原作制作而成,供读者永久珍藏。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300字 第(1)篇

                   三毛流浪记

                            欣然

       “三毛”,之前只是看过动画片版的、影视真人版,那些看后都会让你思索挥之不去。不过这原版的漫画与文字,作家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我还是第一次看,真是好难得!

       不怪作家陈懋平那么喜爱,以至把笔名叫做“三毛”呢,说起作家三毛童年的回忆是令人心酸的。而更让人心酸的是《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那不止是一个人名,那是一个时代的符号,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在那个人吃人的社会里,一个小孩想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都是奢望,没有爸爸,没有妈妈,更没有家,只有吐不尽的艰辛,不能不说印象深刻!

        开篇就用反衬的笔法引出三毛的隐痛踉跄的步子,裹紧的衣襟,咕噜噜的肚子都充满了渴望,小猫小狗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吃奶的样子,它们都有自己的爸妈,有自己的家,还有奶吃……三毛只有自己,还有咕噜噜的声响不绝于耳……

        终于有一天,三毛迎来人生里的第一个春天。 孤苦伶仃的三毛遇到爱他的,靠打鱼为生的爷爷,日子苦了点但两人可以相依为命,弱小的受伤的心灵在日益痊愈,窝棚小船环境艰苦都不可怕,这位爷爷有着海明威笔下《老人与海》里的桑迪亚哥一样的硬汉精神: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位老爷爷有着生活的乐观向上的精神,恶劣的暴风雨都没夺取他的性命,害得三毛看到水边的草帽哭泣不已,直到看到他安然回家,才知道自己误会啦。他是生活的强者,战胜自然的同时,虽然只是粗茶淡饭却给这个孩童一个温暖的家。可是谁曾想过,这样的安稳日子还没过上几天,两个不知所谓的丘八为了抢夺渡船,不顾生命的无辜,居然端抢威胁,最后当着三毛的面,开枪生生地打死了那位好心的爷爷,他哭泣着将爷爷搂入怀里,他的哭声划破了周围的沉寂,爷爷的血泊染红了江水,也染红了三毛的记忆……亲手葬了爷爷,却“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三毛过起流浪的生活来,听人说上海是繁华的,可以吃到很多很多的白米饭,他美美地贴踏上一辆汽车的后尾,却不想被秃头的老板与司机奚落后摔在臭水沟里,只甩出一阵冷笑开车离开了。而后他们车坏了时,秃头老板想用钱雇三毛为推车时,无论他拿出多少钱都未能打动三毛, 三毛昂着头走过他们,我也试图想着他是吹着小口哨呢吧?待到那光头推车摔了一身泥巴,司机又被气急败坏的老板打了耳光时,小家伙又是何等的开心呢!三毛人穷志不短,活得很有尊严,小小的人儿真是有正事,骨子里有着正气。

      路遇卖菜人的车困在小水坑里走不动了,三毛想都没想伸手援助,得到卖菜人的大半张饼的奖励,还获得卖菜人的允许带他去上海后,在车上与小猪猪为伴香香地睡着,还有爷爷一起吃好多好多的白米饭,还有鱼呢!美的香的都乐不可支,醒来在一群买菜人的众目睽睽的笑声里,不过人已经到了他向往的大上海了,一切都变得无所谓了!高兴地一路走来一路看,不过大上海可不是好惹的,就连桥下一走而过的轮船也会喷出黑烟吓唬人呢?

        瞌睡中被一个小孩的皮球砸醒了,刚要发怒的三毛一看是个孩子,又转怒为笑,和小孩愉快的玩笑后分开,找地方想再睡上一觉呢?三毛睡意朦胧时,听到一位老奶奶的呼救(一对柔情蜜意的情侣竟视而不见),他在一群指指点点的看热闹的人群(只是说着并不行动,估计要是今天早都急着录像照相发朋友圈博人眼球了吧?)前面,跳下江水拼下全力用爷爷教过的游泳技术,迅速救起了那个落水的儿童,还拾起了落水的皮球, 原来就是刚才的那个小孩。可怜这孩子的父亲粗心大意竟然还在一边看报纸呢?竟然没有发现孩子出了问题,直到孩子被救起他才醒过神来,连向恩人道谢还是那位呼救的老奶奶提醒他才做的,不过他还是个好心人,为了感谢三毛决定收养了。带回家一家人吃着白米饭红烧肉,三毛身上的小衣服屁股都撑出来了,大家哈哈哈大笑时,囧囧的三毛流浪生活告一段落,他有了爸爸妈妈和弟弟,我们不由得也为他有了新家高兴呢!与小弟弟一起看图画讲故事,看窗外的月儿都让他感到幸福不已,可一场无情的大火燃尽了,新家房子也烧没了,幸福来得太突然,幸福走得也太匆匆,新家又一次成了泡影,眼见那一家三口外出寻找门路走了,自己又成了孤儿,形单影只,茕茕孑立……

        作家张乐平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如话家常娓娓道来,画面构图简洁意图明了,有时用分画面组合的方式表现,将小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很丰满,没读过书也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却可以乐观的有骨气的活着,即便面对社会的纷纭也可以正气凛然,不愧为炎黄子孙!

        三毛还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300字 第(2)篇

相信这应该是很多人的童年吧?记得小时候为了看动画片版的三毛,我和我弟总是配合着跟我爹抢电视看。那也是我们相处最和谐的时刻(不吵嘴,不打架)。那时候看三毛,纯粹是一种孩童对动画片天生的喜好,是真的开心。现在看三毛,却不由得多出了一丝怜悯和对那个时代的憧憬。虽然那个时候也有不少势利寡情的人,但更多的是内心善良的纯真之人,那个时代的人真的挺单纯的,也没有太多复杂的人格。三毛的随遇而安、正义感和自尊心更是这个社会越来越缺乏的东西。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电视上却再也没有播过这部动画片。早些年也曾听人议论说《三毛流浪记》所传递的一些价值观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被禁播。也不知是真抑假?总之觉得很遗憾。。但三毛永远会是值得惦念的童年记忆。(如果看过的话)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300字 第(3)篇

记得小时候一到下午都会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三毛流浪记》,印象中好像只看过动画片,没看过真人版。仍记得当时同情的感觉,觉得三毛真的太可怜了,可是也仅此而已。现在再看,感觉自然不同,因为知道了世上的人不是只有好人与坏人,好人未必那么好,坏人也不会完全坏,从人物塑造来说,这本书当然是比较失实。但是作为给孩子的书,简单划分倒也无不可,孩子的世界总是泾渭分明,简单明了。

真正的悲剧并非从未得到,而是得到再失去,给你温暖,但仅仅是片刻的,很快就会被夺走。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残忍,如果从未得到,也就不会有比较、有幻想,恰恰是给了希望又把它夺走,才更让人失望。三毛好像是个永远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但是反复让他经历失而复得,得而复失,他真的不会走向悲观绝望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