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你 读后感(3)篇

我遇到你,遇到就是一种缘分,无论是善缘还是孽缘,无论是那种情的缘分,只要我们遇到,就该善待;就该珍惜,当我看到写陈牤和罗京还有感到中国里的很多人和事时,心真的挺难受;
我遇到你,不单单是敬一丹的回忆,也是我们很多人共同的回忆;其实只要你是一位念旧之人,那么你的生活也就会像一丹这样有着很多与己有关的故事
比如我们就遇到了一位相处了二十一年的兄弟,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这二十多年的相处,无论我们移居何地,兄弟都会一路跟随我们,所以我们三人一起经历过很多事;记得我们最初认识时,兄弟还不到二十岁,而今正好四十岁,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
我们能遇到这兄弟,是人生中的幸事,只是兄弟命苦,生活中坎坷不断,女儿一生下来就是心脏病;都被医生放在纸盒里扔掉了,结果被我和孩子的姑姑给偷偷重新抱回病房给孩子妈妈,这一抱我们就抱活了一条生命,虽然用了很多钱为孩子治病,可至少孩子现在平安活着,谁也没有想到孩子被我们救活,他的母亲却又因为爬梯子卸灯笼给生生摔死在家门口走廊下,那年的正月三十,我们陪他是陪得最心痛的,可没想到的事,好不容易生活安静了几年,这次7月2号晚上兄弟又因为胃出血痛得进了急诊室,当我们在曼谷一接到兄弟生病被送去急诊室的消息时,我们义无反顾从曼谷赶回栏查邦工地;我们夫妇守在手术室外面心特别慌,看他被推进重症监护室时,我们的心一直在流泪,最不想看到兄弟这样躺着,那时心里只有一个愿望,愿他能早日脱离医院,平安康复出院就好,他的父亲说只要有我们夫妇在,他什么都放心,可我们也不是万能的,幸亏这是在泰国,大医生没有等到我们来,就很果断为他做了手术,没有延误他的病情。
我们夫妇连续守了他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直到昨日凌晨三时接到他老婆,晚上我才能回去休息了一夜
弟媳妇说他这那是在住院治病,简直就是在享受;一个人有三个护士和一个服务员为他服务,一人一间房,病房是酒店配置,住院三天了,仅仅只给了医院一万珠的押金,医院给病人很舒适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根本就不需要我们为他做什么,包括每天早晚为他毛巾检澡,换衣服;弟媳说这是她平身见过的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和护士,她说就算是在省医院或者是上海和北京,她也没有见过这么高级的病房配置和服务;我说在泰国都这样,习惯就好;
我遇到你,遇到的是缘分,相处的其实就是一份份珍贵的情义!
我遇到你 读后感 第(2)篇2017 1/40 《我遇到你》
这是一本回忆职业生涯的告别书。2015年敬一丹60岁,《焦点访谈》20载,职业生涯30年。这本书没有请任何人做序,讲述就是她作为一个媒体人在退休时的回忆录和感悟集。敬一丹的文风简洁明了,短句居多,准确、朴素、有文采。从《一丹话题》《焦点访谈》《声音》《经济半小时》《感动中国》,到与同事(白岩松 水均益 崔永元 陈虻 罗京)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到新闻背后故事的描写,敬一丹给人的感觉是庄重、沉着、大气、有责任感。
最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斗转星移的岁月,熙熙攘攘的世间,会遇到什么?得有多少恰好,得有多少偶然,才能遇到,这就是缘分。如果,不是那一年,那一天,遇到那样的人、那样的事,我也就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记者生涯,不知会和多少人遇到,有的一面之交,有的萍水相逢,有的成为了朋友,有的告别了,就不会再见面。珍惜每一次的遇见和相逢,遇见你,真好。
我遇到你 读后感 第(3)篇不知怎么,从看完柴静的《看见》就对中央电视台、这群在这儿工作的人感了兴趣,想要了解他们每个人。通过她们的回忆记录不仅仅是了解到她们的职业路程,更是透过她们的职业路程看到了中国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发展,看到了许多中国大事件的背后,这些大事让我很能投入其中,似有感同身受之感。08奥运与5.12汶川地震,中国的边缘角落,那些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艰难地区,那些难以正常成长的孩子,看似正常合理的教育于他们而言很难,照片中他们无光,胆怯的眼神让人心疼更觉该感恩和珍惜所有。那些每一个为了社会该尽的不该尽的责都尽的普通人,那些一个个感动中国的真实的故事,但确实之所以感动是因为这样的好事这样的情怀还只是极少部分人有极少部分人能够意识到。 很感恩有这样一个个认真的媒体人,优秀团队,让我们看到世界的一面又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