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_读后感_700字
2020-02-12 12:59:26 读后感
《瓦尔登湖》_读后感700字
慎读,
时而感觉自己在读《鲁滨孙漂流记》,
时而感觉在读朱自清的散文,
不知道这本书是什么文体,
感觉像是作者思想和行动的大杂烩,
思维跳跃之快和无厘头让这本书感觉是凑字数写出来的,
1、整体而言,这本书说了作者在1845年开始的两年在瓦尔登湖旁的生活,从建小木屋到种豆犁地以及日常活动入手,展开对人必要生活条件的讨论,食物,温暖。
2、细节而言,微小生活的记录,片段之间有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对于作者一味追求返璞归真生活持中立意见,觉得可以有一些朴素生活的想法,真正实行起来是社会的灾难。
4、收获一般,篇幅多在描写日常生活,对于生活的讨论有一些直击人心的看法,却大都浅尝辄止,引发读者自己的思考。
补:章节之间无太大联系,可以随机阅读,有一些章节写着瓦尔登湖的生活,一些作者对于生活的思考,一些章节则断断续续写生活写写感悟,
本书令我印象深刻的话:“社会分工的尽头是什么,是有人替你思考吗”,社会分工无疑使生产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这样的生活也缺少了些许乐趣,我们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获得报酬去换取房子、食物、衣服,没有了自己建房子,种植粮食,纺织衣服到乐趣,所以会对这些东西有轻薄之意。也让我看到现在社会一些所谓的体力活和脑力活分工,当真现在的社会有人帮你思考着?一些人惰于用脑,惧于思考,将身心交由别人支配,还妄想分工在思想领域的人不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
梭罗带着一把斧子进了森林,砍树筑屋,种豆自给,读书明智,他在思考对于一个人,必要的东西是什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