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_精选读后感_700字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_精选读后感700字
从过去到未来,感慨万千。作者写出了许多我心中有的是成形的观点与信念、有的是若有若无的感悟与体会,说“不谋而合”似乎有点抬高和显摆自己,但的确是有相当程度的共鸣。从一开始就明确抛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到后来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的论述,以及金钱与资本、帝国与政治、宗教与文化三个方面的人类发展趋势,无不折射出作者的非凡才智与闪光思想。最让人佩服的就是作者客观理性的治史态度和谦卑低调、保有敬畏的姿态与心理,真的是治学严谨、才华横溢,可以说这样的人类简史方才真的是具有高度和视野的理性史观的历史研究著作,不同于执拗于经济之争、文化之争、意识形态之争等“低级趣味”的历史书或宣传品。作者最后关于“智人末日”的描写与想象真的令人非常悚惧。诚然,我们的确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是快乐吗?作者论述关于“快乐”的研究的时候,倒是令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快乐命题有其合乎逻辑的哲学基础吗?倘若快乐的确既不是主观感受、也不是外在条件,是源于对自身的认识与理解,那么,作者在书中也同意“个体差异性”,则由个体差异性就可以导致“自我认知差异性”,进而就是“快乐/不快乐的差异性、多样性、特殊性”,那么我们站在人类的角度和高度去研究个体的快乐是否是逻辑相悖的呢?也就是说,基于群体的考虑去研究个体的快乐,这样的“快乐”是否具有一般性呢?或者有群体的快乐吗?如果有,群体的快乐和个体的快乐又有什么不一样呢?不管怎么说,作者在这本书里的论述真的非常具有启发性,当初吕不韦写《吕氏春秋》号称“一字千金”,这本《人类简史》即便不是一字千金,但也是“字字珠玑”了。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