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_700字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700字
这是读的第一本阿富汗书籍,在不关心政治的我面前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政治背景,在宏大政治背景下剖析着人性的复杂。读这本书的过程并不是一件很愉快的经历,但是你又忍不住去读它,你会觉得自己是在偷窥别人的隐私,有点小兴奋的同时又有一点负罪感。我们不喜欢把自己的阴暗面展现出来,别人也不喜欢谈论他们的坏的一面,人都有趋好性,但是这本书恰恰是把人性最坏的一面逐层剖析,把内心最不堪的部分一点点展示在所有人面前。我个人把它分成四部分,前面写的是我的犯罪历程,接着是索拉雅的犯罪历程,然后是父亲的犯罪历程,最后写我的赎罪之旅。我的犯罪历程写的最详细,我有过的犹豫彷徨,我开始时的小喜悦和冷静下来的悔恨,都毫无保留的写了出来。索拉雅的故事写的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一笔带过,但是他却代表了作者对犯错或者根据某教的教义可以说是犯罪的态度,接受别人犯过的错,并给他们改正的机会。父亲的事写的也不是很详细,但是却是最震撼的效果,一个高大光辉的形象一个受所有人爱戴敬仰的人也会犯其所最不齿的错误,那时作者心中所承受的痛苦和怀疑应该是最深的,也许正是那个时候开始反思自己,反思犯错或者说是犯罪的事情,最终选择面对,公开自己的,父亲的隐瞒了一生的错误,或许这就是这本书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人都会犯错,应该去面对而不是去掩饰和逃避。而最后作者皈依某教或许只是为了完成作为阿富汗人的使命。风筝或许可以作为某教的代表,哈桑是一直追着风筝的忠实信徒,诠释了所有的美好品质,而我或者父亲,或者索拉雅都是在追的过程中走了弯路的人。哈桑虽然离去了,但是他的忠实的种子索拉博保存了下来并将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