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_精选读后感_600字
2020-02-07 16:06:59 读后感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_精选读后感600字
很开心故事的最后不是悲剧结尾,一直担心许三观撑不到最后。故事和《活着》一样,是在当时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饥荒的生活背景下发生的,余华用不加修辞,朴素的语言,却带来了极大的感染力。
故事里可以发现每个人都是多面的,他们都体现着自己的善与恶,没有一个毫无缺点完美的人。一开始不愿意承认一乐是自己儿子的许三观,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卖血救一乐;一开始斤斤计较的许玉兰,愿意去救伤害过她的何小勇;一开始相互嫌弃埋怨的许三观和许玉兰,最后相互扶持依赖度过一个个难关;一开始只会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街坊邻居,在关键时候都能站出来把钱借给许三观……
在阅读前面部分的时候,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不讨喜,越往后读发现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好坏善恶都不是表面的,总是会给我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和感动。所以说不能随随便便就去评判一个人,也不能从别人嘴中去了解一个人。
许三观一生中总共卖了11次血,为了生计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儿子,当他想为自己的时候,已经老了,血卖不出去了。读到最后,许玉兰对着三个儿子把许三观这一辈子吃的苦说出来,真的让人觉得心酸。好在最后不用卖血,许三观也吃到了猪肝喝到了黄酒。
书中感动的地方是有很多的,生活中不乏大大小小的挫折坎坷,我们不知道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都经历过什么。
无奈中夹杂着悲哀,苦难中带着微笑。 ————此句来自豆瓣书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