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30岁后,我靠投资生活读后感(3)篇

2018-08-18 10:31:54 读后感
30岁后,我靠投资生活
作者:钟慧 罗为加
通货膨胀已经在腐蚀你的资产,但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没有关注自己的资产,而在不经意间你的钱悄悄流入到别人的口袋,且是合法地流入到别人的口袋。这个合法的过程就是理财、投资。本书从最普通的投资、理财技巧、理念出发,向每一个工薪族、普通人展示了互联网时代的实用知识。当你30岁的时候怎样获得财务自由、更多的自我选择主动权,是本书最重要的内容。本书完全从实战技巧和新时代的新工具出发,如何盘活自己的资产,怎样使自己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现在和未来的经济环境会怎样影响你的资产,什么样的方法能使自己安然度过危险的时代……
30岁后,我靠投资生活读后感 第(1)篇

这个钟还是印象很深刻的。

美林时钟图(国际上非常实用指导投资的一种工具)。

讲经济运行分为四个阶段:复苏、过热、滞涨、衰退

复苏期:是刚经历衰退,市场开始复苏,购买力开始增加,而这时生产端开始逐步复苏,产业链由下游传递到上游还需要一个时间,这时企业就可以以低价买进原料,高价卖出产品,这时企业盈利状况好转,股价开始有所体现,此时

股票>债券>现金>大宗商品

过热期:经济过热,不断从上游传递到下游,原料等开始上涨,并且带来补张或超涨,这时企业利润下降,大宗商品价格提升,投资固定资产或实物商品收益开始凸显,这时大宗商品>股票>现金/债券

滞涨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不断提升,消费需求被抑制,企业这时产大于销,经营情况下滑,股价开始下跌,然后波及上游大宗商品,这时现金>大宗商品/债券>股票

衰退期:这时包括现金所有资产都开始下跌,此时债券>现金>股票>大宗商品

书里面还说了很多赚钱的路子,房产啊,车牌啊等,不过这本书应该不算系统编写的,感觉更像写论文似的,凑在一起的,不过也好,也算普及投资理财知识嘛。

30岁后,我靠投资生活读后感 第(2)篇

『一个孩子财商培养计划』

3岁:辨认纸币和硬币。

4岁: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如画笔、泡泡糖、小食品。

5岁: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

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培养“自己的钱”意识。

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的购买能力。

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如卖旧报纸获得报酬。

9岁:能够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留着大笔开销时使用,比如,买溜冰鞋、滑板车等。

11岁:学习评价商业广告,从中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有打折、优惠的概念。

12岁: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的尝试,以及打工等赚钱实践。

13~15岁:可尝试一些安全的投资工具和服务,知道如何进行预算、储蓄和初步投资;

16~17岁:要学习一些宏观经济基础知识,学会关注全球市场信息,了解简单的金融工具之间的相互联系。

30岁后,我靠投资生活读后感 第(3)篇

『为孩子设计“金钱游戏』

想要让孩子懂得理财,应该先让孩子注意身边与金钱有关的细节。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设计一些与此相关的“金钱游戏”,孩子都愿意成为游戏中的胜者,好胜之心就会驱使他们时时刻刻去关注。比如,猜物品的价格。家里可以准备一个纸箱,纸箱里放一些日常用品,比如饮料、糖果、书、橡皮、铅笔、尺子等,就是些日常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并能找到价格的物品。这些物品都不标上价格,让孩子们来猜,如果谁猜对了就交给他相应价格的钱,到最后看谁的钱最多谁就是胜利者,可以给胜利者设置奖励。而孩子们为了成为大赢家,平时跟父母逛超市的时候就会主动去留意商品的价格,并把价格记下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