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葛优、巩俐主演)》_精选读后感_700字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_精选读后感700字
读余华的书,每一本都舍不得放下。
初初不知道是从哪里听到了余华这个名字,或许微博?或许微信?想不出了。
就在这里找,找到了《第七天》,没找到《活着》。
于是,读起《第七天》。
他以一个刚刚逝去的魂灵的方式回忆他的一生以及在另一个世界的所见所闻。死无葬身之地,之后才是重生。一本读下来,心里很纠结,也觉得舒坦。想想,最后他们还是在另外一个世界团聚了,更宁静,更美好,也是一种归宿,一种心安。
前几天APP提醒,《活着》上架了。
于是,又开始读起《活着》。
现在的人都浮躁,能安静的读一本书,很难,一气呵成更难。我属于这种,所以也是分了几次才读完。
越读越上瘾,是从大冰的书开始的。之后就开始读游记、散文、人物传记,电子的、纸质的,交叉着读。
这本书也是,越读越上瘾。
福贵、家珍、凤霞、有庆、二喜、苦根。他们是一家人。却先后离去,死于苦难,死于那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旧社会。
龙二、老全、春生、队长、长根,他们是映衬。映衬着福贵一家的悲苦人生,映衬着那个时代的无奈和不公。
家珍去世后,我还以为福贵的故事就此会安安稳稳。直到二喜出事儿,再到苦根撑死,才发现最难的还没有过去。
有庆的死,是为了就春生的女人和孩子,冤。
凤霞的死,是为了二喜的儿子,她自己的儿子,憾。
家珍的死,是为了这辈子苦了的两个孩子,疼。
二喜的死,是为了福贵和苦根更好的生活,惜。
苦根的死,是为了福贵给他的那堆难得的豆子,惋。
后来,福贵攒够了钱,在城里救下一头即将被屠宰的老牛,从此才有了个伴儿。老牛也叫福贵,是另一个福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