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时间简史(插图本) 读后感(3)篇

2019-02-25 02:58:55 读后感
时间简史(插图本)
作者:史蒂芬·霍金 许明贤
《时间简史》讲述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但是从那以后无论在微观还是宏观宇宙世界的观测技术方面都有了非凡的进展。这些观测证实了霍金教授在该书第一版中的许多理论预言,其中包括宇宙背景探险者卫星(COBE)的最近发现,它在时间上回溯探测到离宇宙创生的30万年之内,并显露了他所计算的在时空结构中的涟漪。尽管霍金教授的著述极为清晰而机智,有些读者仍然觉得难以掌握复杂的概念。为了使读者加深理解,本版还增加了240多幅彩色插图,包括卫星图像和照片。
时间简史(插图本) 读后感 第(1)篇

后悔物理没学好,现在看不懂!

        一开始,当他讲地心说,日心说,牛顿伽利略等等,觉得节奏好合拍啊,然而,再往后,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弦理论,正反粒子,虚实粒子,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了,好像被拉入无底洞的深渊当中,您老在说些什么啊
       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指出,人们无法准确测出微观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因为当你测量的时候已经干扰了粒子的状态,就像扣碗猜球的游戏一样,你猜对了,但是不能将碗打开来验证,一旦打开,上帝这个魔术师就已经把球变走了。
      关于宇宙起源的问题,现在的科学倾向于宇宙源于一次大爆炸,终将毁于大挤压。宇宙这种膨胀→挤压→再膨胀→再挤压,跟人类呼吸时心脏的跳动好像啊!难道人类果真活在上帝的心中!!现在的太阳乃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恒星,前面几代恒星的消亡为后面恒星的形成提供了原料。霍金提到过人存原理,他说
人存原理可以解释为:我们看到的宇宙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我们的存在。
        关于时间,时间箭头与热力学箭头、宇宙膨胀方向具有一致性,时空防卫机制导致时间旅行并逆转未来的事情不会发生。
        本书的第十二章,也是最后一章,标题为“结论”,我早就应该想到,应该直接看结论的,对于物理推敲,逻辑论证没有强迫症的同志们,强烈建议直接阅读最后的结论。
         最后的一段话,说到点子上了,这里摘抄下
如果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个完备的理论,在主要的原理方面,它应该及时让所有人理解,而不仅仅让几个科学家理解。那时我们所有人,包括哲学家、科学家以及普普通通的人,都能参与讨论我们和宇宙为什么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对此找到了答案,则将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因为那时我们知道了上帝的精神。

时间简史(插图本) 读后感 第(2)篇

相对论及量子力学构成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石。而宇宙学研究的是时间、空间、基本粒子、力、宇宙的起源与终结等这些大多无法通过实验直接证明,多数情况下是一种猜想或数学公式导论。

现代科学发展到现在,后续研究越来越倚重大型仪器,在可预见的将来重大科学研究行为将会成为大国的专利。科学的护城河将越来越宽,现在的那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是否有能力通过技术革命进入产业链的上游,对于这个我持悲观态度。

史蒂芬•霍金,一个战士。一个人极大推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那么这个人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但是一个人能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还能做到这些,那么他配得上我们最高的崇敬。我一直认为,在一个善良的环境下能保持善良是值得肯定,但是一个人在经历了世界给予的恶后还能保持善良,我想这是对善良最大的认可。



时间简史(插图本) 读后感 第(3)篇

书中提到虫洞,我就有了脑洞。这个脑洞的话要从时间和空间说起,我们现在看到的光是从很远星系几百万年前发出的,至于我们最远的物体,光是从大约80亿年前发出的,如此看来,当我们看宇宙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他的过去,同理,在远处星系看我们的时候,看到的我们是过去的。我们如果站在很远的星系去看地球,是否就能知道地球过去的历史了呢?但是,总所周知,光速是不会被超越的,理论上利用超光速回到过去也是不存在的。但虫洞的存在,让我们可能在过去的光到达远方星系的之前到达那个星系,这样我们不就是可以知晓过去发生某事的真相了吗?(假如真有这么一天的来到,将是重建秩序之时)。时间旅行真正有可能实现吗?祖父悖论告诉我们这是不会存在的,假如真有时间旅行的可能,我想多维的存在或许会让改变的是不同维度的结局罢了,你所在的生活依旧是这样。最后很想问一句,哪里去找反我,我只要静静看着他就行了,肯定不握手,我可不想一瞬间只变成能量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