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_精选读后感_700字
《一句顶一万句》_精选读后感700字
全书读完,从开始时老杨老马以及老某等这些人名的绕人,到某件事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而是因为。。。。的句式,开头觉着繁琐,慢慢觉着换个写法或许会不像这么写着有味道。刘震云的功力深厚,在看似杂乱东拉西扯的闲谈中讲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杨百顺带着仇恨离开杨家庄,来到县城,变成了杨摩西,然后又成了吴摩西。吴摩西想白落一个馒头铺的梦想被各方压力所打破,无奈踏上假寻妻的路程,走出了延津。却又在路上丢了跟自己亲的养女,于是假找又变成了真找。最终,他又叫了罗长礼。牛爱国恰又是另一个吴摩西,也是由假找变成了真找。
书中一直在讲一个说话的故事,人与人的关系主要看能否说得着话。老杨与老马说得着话,老杨因此认为老马是他最好的朋友。吴摩西与巧玲说得着话,巧玲丢了他是真的如塌了天。曹青娥与儿女说不着,与七岁的百惠能说得着。老年的罗长礼也是如此,与儿女说不着,却单与孙子罗安江说得上。牛爱国与章楚红偷情后才知道为何庞丽娜与小蒋会有那么多的话。吴香香说“最难吃的是屎,最难寻的是人”。他们都在寻人,寻能说得着话的人。哪怕是说得着话的人,时过境迁后也可能会变得说不着话。
刘震云像是好的导游,带着你游览了所有景点,讲解了所有的典故。让你走了最多的路,却又让你一点也不觉着路远。他描写的这些人物,多数看上去像是八竿子打不着,却又有着如草蛇灰线样的联系。田连元说讲评书“会说的说人物,不会说的说故事”,老刘笔下的这些人物,个个都是鲜活的面容,做豆腐的,赶车的,卖馒头的,篾匠,小老板,司机。。。都像是我们身边熟识的人。
很多东西,限于阅历学识,看不出,或者说不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