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_精选读后感_800字
《鼠疫》_精选读后感800字
震惊于没有亲身经历过鼠疫的加缪是如何做到他的文字即使跨越了七十多年也能精准地描述时下的情形。对于书里书外不同的两场瘟疫,各种人性的善恶美丑、随着疫情递进在不同时期人们的心态,有着惊人的相似,让此刻“禁足”在家的我读来甚是震撼。
书里的鼠疫病菌不知从何来,也不知为何消失,让人想到曾经的sars病毒和眼下的肺炎病毒,皆如一场突如其来又不知何时结束的巨大困境,困住自由不说,某种意义上还困住了所有人的思维,我们只剩下了可以接受外界新闻的手机而已,仿佛世界已经失去了“真相”,剩下的都是观点、角度和随时可以改变的猜测。这样的困境,何尝不是另一种病毒,如同对书中对格鲁而言,人人都是鼠疫患者,那是人们身上所摆脱不掉的恶,亦是恶与善永恒拉扯的困境。在书中常常可见这种善与恶的拉扯,记者朗贝尔的一门心思想要逃离出去和妻子团聚但又怕爱会留有遗憾而选择留下,牧师在目睹法官奥通的儿子悲惨死去后对信仰产生了疑虑和摇摆,科塔尔在瘟疫中逃脱了制裁又自杀反获新生而心存感恩但是最终无力与制度对抗反而在鼠疫过后发疯,还有书中追求英雄主义和圣人之道的格鲁用善举来对抗自认为曾经犯下的错。邪不胜正,在抗争中迸发出的人性之光即使微弱,足以抚慰灾难中惶恐、怅然、压抑的心。
闭关在家的这么多天,我们好像拥有了比往常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可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在熟悉到偶尔厌烦的封闭空间里,我们又仿佛什么都未曾拥有。这是难过以及难以言说之痛的根源,想摆脱又不得。所幸有书中里厄和格鲁这样的人物,用理性克制善良的人性之光带来了一些安慰和启示。
生命是恩赐、是责任、是悲欢,是每个人能想到的所有意义之存在。在生死之交的困境中,生命的疼痛与脆弱凸显,可生命亦带着本能的顽强与抗争,多年后悲哀褪去,伤痕永在,爱的记忆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