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600字
2020-02-05 02:01:10 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600字
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读这本书,相对于明朝那些事儿语言要晦涩难懂一些,但是对于人物的评价在价值观方面和历史现实意义方面与之前的接触没有太大的出入,这也就略加缓解了我阅读的吃力程度。
可能是由于我的文化底蕴还相去甚远,对于书中较为学术的东西未能理解深刻,有时就只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我认为书中那些看似荒谬的风俗制度以及长久以来的体制是很值得思考和探索其中奥妙的,就如“劝进”、文官的骂战、受到攻击后的辞职等等
有时被检举的罪名,也可以完全相反
本朝有一个习惯,以气节自诩的大臣,如果遭到议论攻击,在皇帝正式表明态度之前,自己应该请求解职归田,以示决不模棱两可,尸位素餐。
书中以阴阳两性反复论述了文官的双重性格,人本身就是一个公心与私心混合的矛盾体,阴阳调和将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而权术又总是和诚信背道而驰的。[插图]
天下的大道理都可以用常情来度量。即便是最为严格的教条,也承认因情理而发生的例外。
个人的私心会随时随地变迁,只有伦理道德永恒不变。古代的圣贤写作“四书”的时候如此,朱熹注解“四书”的时候如此,今日仍然如此。
最后感觉到的是,其实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人、普通的人,作为皇帝也会有自己的私心杂念、七情六欲,皇帝这个看似万人之上的位置却也带来了繁多的约束。皇帝的内心也成为了大臣、宦官们奋斗的战场。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不知道为什么想到这句话)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