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_读后感_600字
2020-01-09 21:58:06 读后感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_读后感600字
看完的纸质版,增订的版本,作者一个经济学家,一个心理学家。
1,跟之前那本贫穷的本质一样,这本书感觉是一个科学研究的报告,但是非常生动,例子和论据充分。
2,稀缺有红利效应,越接近deadline,效率越高。
3,稀缺会导致人们普遍的认知能力下降,行为能力下降。例如被贫困困扰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失去耐心,在实验中认知能力表现不好。但只是稀缺和带宽减少导致的。
4,稀缺会导致借用行为,即是借用高额的贷款以至于陷入负循环。或者因为时间稀缺,导致压缩和借用睡眠时间,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积压更多工作。
5,稀缺会导致带宽减少,并形成管窥效应。我的理解是,心里有事情在牵挂,所以根本没有注意力和心思去理会一些长久看起来很重要的事情。眼前只有要紧之事,所以从管子里只看到某一件眼前重要的事,然后着力解决,但是很多时候要解决的麻烦事陆续有来,人就像玩杂耍一样,每次只能接住一个球,其他在空中的球,不是不会落下,但是能够缓得一时得一时。
6,没有余闲和应急准备会导致稀缺。把事情安排满,没有余闲时间,和把这个月金钱花光,没有储蓄,遇到突发事情,通常突发事情经常发生,于是会打乱计划,陷入稀缺中。
解决方法
1,节约带宽,如设置自动扣款的方式储蓄。
2,把重要事情拉到管子里,如设置提醒或者设置邮件提醒。
3,创造余闲,为时间安排和金钱就下余闲。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