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_读后感_700字
《人性的枷锁》_读后感700字
从7月2号开始,每天上下班断断续续的阅读,看了26个半小时,终于把这部讲述成长的小说看完了。
整部作品中,不想围绕题目过多的去谈何为枷锁。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有抉择,必然会有枷锁。放弃对宗教的信仰,放弃哈佛大学保送就读,放弃学画转到学医,放弃人生无意义的探索,以及最后为了爱情放弃远行。噢,对了,还有我们的米尔德里德,放弃了卑微的生活,沦为娼妇。还有自己的好友,放弃了正常人的生活,跑去参军,客死异乡……这些人都是在一次次抉择之中,一步步走向真实的自己。
人生的每一次抉择之间,其实说来都是一道坎。一路走来,所有的幸福和苦难,离合与悲欢,绝大多数只有自己经历了才知道。而且最后的结果,只能由且必须由自己来承担。至于对错,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有的只是别人给出的参考,最终做决定的,还是自己。
除此之外,不要高估任何一个人人性的善,也不要低估任何一个人人性的恶。曾经的菲利普,所有人都认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绅士,但是在自己最为潦倒的时候,也无时无刻盼望着伯父的死亡,乃至伯父睡觉的时候想着也想着做些手脚。绝大多数人并非都想这样,只是因为人性的黑暗:曾经的贫困,以及从小和伯父缺少沟通,最终鉴证出人性的软弱。但是,有些东西,谁又是能完完全全克服的了呢?
《圣经》中记载一段故事,一个行淫的妇人被抓,被带到耶稣面前,要用石头打死她。耶稣说:你们谁没有罪,谁就可以用石头打死她。后来那些人都默默的走了。
想起楼上说的小说《斯通纳》,主人公斯通纳的一生,选择过,对过,也错过。躺在病榻上,回顾一生,留在人世间的,也就仅仅只是这一部著作。是失败,但是不失意啊。
那么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其实那条毯子就已经告诉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