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文化苦旅(新版)》_读后感_600字

2020-02-14 22:04:15 读后感

《文化苦旅(新版)》_读后感600字

其实第一次读《文化苦旅》纸质书是在2016年,那时正处于备战高考阶段,说来惭愧,直到今天才读完,可以说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是在我高三读的,后半部分是我在大学两年时断时续的读下来的,期间我也读了很多其他书,但总感觉缺少一些《文化苦旅》中的“苦”。

的确,整个阅读过程如这书名一般,很苦,很艰难,这种苦既是书中所谓探寻文化之旅中感受到的“创造之苦”,又是阅读过程中我必须常常停下来,调动我的知识经验苦苦思索一番,将新汲取的知识认真消化和感怀一番,这种阅读,早已不是我平日里拿来消遣的那般轻松畅快。

余秋雨先生是文化界一座伟岸的高峰,一位杰出的学者,他写莫高窟,写都江堰,写月牙泉,写宁古塔,怀着对自然的无限敬畏;他写人,写谢晋,写巴金,写黄佐临,在为这些大师鸣不平的同时,也在心底为自己遭遇的不公声声哀鸣;他写先人,写父母,写所执之笔,更是对起源和经历的梳理探索。

”历史的褶皱总会将一些渣滓琐屑轻轻翻卷抖落,而真正勇毅的生命脊梁会挺立而出,清澈的生命底色也最终会显露无疑”。感谢余秋雨先生的坚韧与执着,在诽谤声依然如狂风暴雨的一个个夜晚,在远离世俗之争的僻静小屋,一笔笔写出一部部经典,给我们当下这个时代一个警醒和思考。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