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_读后感_2800字
《百年孤独》_读后感2800字
没有看懂,不懂的百年孤独,有机会再读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生未百年,死不孤独,百年孤独…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
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
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
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亲戚朋友邻居隔代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
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无论是我们出生成长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
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孤独是一个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个既定事实。
与其否认抗争,无谓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拥挤的人群里,让它保护你回家,陪你吃早餐整理阳光。
预感总是倏然来临,灵光一现,好像一种确凿无疑的信念在瞬间萌生却无从捕捉。钟摆能让任何东西飞起来,却无法使自己腾空。
只有用水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荣光才会照亮最初的梦想。往日的推心置腹已经一去不返,同谋和交流变成敌意与缄默。
别错过机会,人生比你想象中的要短。很多人选择了向虚拟现实的魅力屈服,寄情于自我幻想,这纵然不切实际却更能与人安慰。
你那么憎恨那些人,跟他们斗了那么久,最终却变得和他们一样,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
原来时间也会失误和出现意外,并因此迸裂,在某个房间里留下永恒的片段。有的人想睡觉,但不是因为困倦,而是出于对睡觉的怀念。
一分钟的和好,抵得过一辈子的友谊。平庸将你的心灵烘干到没有一丝水分,然后荣光才会拨动你心灵最深处的弦。
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那么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人不是该死的时候死的,而是能死的时候死的。往日的推心置腹已经一去不返,同谋和交流变成敌意与缄默。
我不想跟任何人争名夺利。这和登山运动员一样,冒着生命危险攀登高峰,但是一旦登了上来,下一步该怎么办呢?要下去,或者争取明智地、尽量体面地下去。
不想以这种方式打破孤独,相反,想以这种方式来保持孤独。岁月流逝,永远停留在天真烂漫的童年,对各种人情世故越发排斥,对一切恶意与猜疑越发无动于衷,幸福地生活在自己的单纯的现实世界里。
当事人的苦笑,取代了旁观者的眼泪。愚者自我表达的切肤之痛,取代了智者貌似公允的批判和分析,更能收到唤起被愚弄者群体深刻反省的客观效果。
那座城市的石子小路上,在黑夜中驶过总督大人的华丽的座车。三十二座钟楼在傍晚六点钟响起为死者祈祷的钟声。
墓碑石砌成的森严的深宅在院里从来不见阳光。院落的柏树上,卧室里褪色的悬挂物上,种着夜来香的花园的渗水的拱墙上,一片死气沉沉。
此时微风初起,风中充盈着过往的群声嘁喳,旧日天竺葵的呢喃窸,无法排遣的怀念来临前的失望叹息。这个无奇不有的世界上,也一定会有一个以无以伦比的无所谓态度来对付的。
如果,清风有情,那么明月可鉴,抹不去的,是幽幽飘洒的孤独,解不开的是袅袅缠绕的前缘,斩不断的,是缠缠交织的思念,转不出的是,泻泻而逝的流年。
一种想立即逃开,却又想永远留在那,恼人的寂静和可怕的孤独之中。隐约知道,幸福生活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独签一个体面的协定。
地球是圆的,就像橙子一样。没关系,最要紧的是不要迷失方向。可是当我闭上眼,再睁开眼,只看见沙漠,那里有什么骆驼。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没什么执著。
还等什么呢,时间都过去了,话是这么说,但不至于那么快。世间万物都有生命,一切在于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
时间也会有差错,也会出故障,它也能被撕成碎片,在一间屋子里留下一块永恒的碎屑。用蔑视织就的盔甲,是任何诱惑也无法攻破的。
这个家庭的历史,是一架周而复始无法停息的机器,是一个转动着的轮子,这只齿轮,要不是轴会逐渐不可避免地磨损的话,会永远旋转下去。科学缩短了距离。命中注定孤独百年的世家,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第二次的机会。
死亡没有什么关系,而生命才有意义。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并不是聊得来,就适合在一起;并不是适合,就能够在一起;并不是能够在一起就会永远在一起;也并不是永远在一起了就会幸福的。
每一个生命都有灵魂,只是怎样唤醒他们。没有察觉到,时光在家里造成的细微而又令人心碎的破坏,这么长日子外出之后,对任何一个有着清晰记忆的人来说,这种破坏都会觉得是一种灾难。
世界好像在原地转圈,但一切宛似一场闹剧,仿佛机枪正在喷射的只是骗人的烟火,因为能听见急迫的枪声嗒嗒,能看见白炽的烈焰喷吐,却感受不到任何轻微的反应,听不见任何声音,甚至一声叹息。
密集的人群仿佛瞬间石化,刀枪不入。大屠杀应该过去好几个小时了,因为尸体像秋天的石膏一样冰冷,好比石化的泡沫一样坚硬。
过去是叛乱的信物,现在可成了文物。这样投入地干活,就将冒进当作勤勉,贪婪当作忘我,固执当作坚毅,内心深深悔恨不该用那样恶毒的言语来攻击懒散。
一轮砖红色的太阳照亮世界,那阳光如砖末般粗粝,又几乎如水般清凉。而遗忘却日渐贪婪,无情地吞噬一点一滴的记忆。错过机会,人生比你想象的要短。
战争已经被扔进了存放悲惨记忆的高阁,它仅仅在开启香槟酒的砰砰爆气里被偶尔提到。打了这么多年仗,一切只不过是为了别把我们的房子涂成蓝色。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某些人的爱情,只是一种当时的情绪,如果对方错将这份情绪当做长远的感情,是本身的幼稚。
上帝似乎决意要考验一下人们的全部惊讶能力,他让人们总是处于不停的摇摆和游移之中,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失望;一会儿百思不解,一会儿疑团冰释,以至谁也搞不清现实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
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本来没因果。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
买下一张永久车票,登上一列永无终点的火车。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生未百年,死不孤独,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