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_精选读后感_700字
《月亮和六便士》_精选读后感700字
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感觉很奇怪,月亮和六便士这两样东西风马牛不相及,查了资料背景,作者感觉这句“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挺有意思,就定了这个书名。月亮可以理解为高高在上的理想,而六便士则是现实的寓意。文章以一个怀才不遇的作家的角度叙述了一个生前被认为蹩脚,死后作品受到追捧的画家思特里克兰德。画家早前是名证券经纪人,和妻子、孩子拥有安稳的都市家庭生活,人到中年突然舍弃到拥有的一切,选择随从内心的呼喊,开始绘画的生涯。使他着了迷的创造美的欲望和激情让他一刻也不能宁静,逼他东奔西走,像极了一个终生跋涉的香客,永远思慕着一块圣地。无法在文明都市生存的他来到了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和一个土著女子生活,走完了自己的最后生涯。为追求内心最原始渴望的思特里克兰德经历了相当糟糕的生存环境,准确来讲思特里克兰德是个极端者,再恶劣的生存环境在他那里都是虚无,因为他的内心只剩下了内心深处对美对绘画的渴求,其余的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在文明都市里,他的只有自我创作渴求而再无其他的行为是不通人情、自私的,不能被容忍和接纳,就连他的妻子和子女对他的死也是无动于衷,甚至还在耿耿于怀。在塔希提岛,他是被同情和怜悯的,被容纳下来继续自己的创作。不同的价值体系对他的评判截然不同,就如这篇小说,不同的人看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一如小说中的叙事者对评判何为成功的一段话,“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在追求理想和现实之间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和恒定的原则,关键在于自己对自我的认知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