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日记(图文典藏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全书大体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介绍了季老一生中大部分的教育背景,后部分为季老在大学时期的两年日记。读来我有颇多感慨。
首先,季老的教育环境在那个年代是顶上等上等的。幼年时期在私塾读书,留洋老师教授洋文,师从清末大家之流,给幼年季羡林开启了良好的文化启蒙和文化熏陶。加之本身也足够上进,为以后一路高进就读清华继而留学德国似乎是做了最初的铺垫。而且就算是今天来看,他在各个阶段的读书时代所经历的优秀师资力量在现在都可以说是顶级的了。
其次,季老本身真的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学者。我本来想说文学家的,后来还是选择了学者这个词,原因在于他优良的学习态度、强大的自律精神真的令我学到了很多。我喜欢坚持到底、不忘初心、始终如初的人。
其中本书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日记部分,它让我更加真实的了解了青年季羡林,了解到他考前会临时抱佛脚的抓狂,文稿被退回来会暗自记两笔说人家不识货,会经常忘记写日记然后一口气补个四五天的,会每天读书,时常运动,常打网球。
而且日记它让我有一种时空交错感。彷佛回到了七十多年前的北平,我好像跟随着日记,跟随着青年季羡林,体验到了那时的北平。不得不说这种感觉于我而言真的很美妙,就好像即使日记不是我本人所写但还是感觉像是有所经历的一样。所以我最近开始写日记了呢嘻嘻嘻嘻。
我觉得这就是阅读的魅力所在,你能从书中有所感悟,有所得到。从季老的这本书中我收获到了很多,关于如何过大学,关于如何过人生。希望我们都能好好阅读这本书,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想,有所为。
清华园日记(图文典藏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有趣至极!很佩服也很欣赏季老愿意把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这对普通人来说都是极大的勇气何况是季老这样早已成功的人呢?是啊自己的迷茫也好自己的痛苦也好自己丑陋懒惰的一面也好,那都是自己,日记是最好的也是最直接的发泄的地方。
我也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大学已经过去了大半,重翻自己的日记看看,有美好有痛苦有迷茫那都是我的大学。虽然可能并没有收获太多,但是那也是对自己最好的最真实的见证。迷茫好像是中国大学生的通病,为学业迷茫,为工作迷茫为未来迷茫还好我生在一个好的家庭好的时代不存在为生存而担心。
看季老的日记可以发现他真的是一个极爱学习及爱读书的人,看他日记记载的书可以列一份中外文学非常全面的书单了。自己还为自己一年读50本书左右而沾沾自喜现在想想真的可笑。前路漫漫继续加油吧!
读书,学习,睡觉,吐槽,从书中窥得季老在清华的读书生涯。没有刻意强调要怎样努力读书,阅读是渗入了他的生活。起初觉得季老真实,接地气,读来感到趣味。但读到后面便不这样了,全书透露的大多的悲情主义,季老在校的不想读,感觉无聊的生活,但又不得不继续,家庭因素等等。总之读到后面就感到苦闷,难受,不想再读下去。(怕自己受影响,后部分都看得很快)
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美的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