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分心不是我的错》_读后感_2400字

2020-02-13 16:39:18 读后感

《分心不是我的错》_读后感2400字

你时常分心吗?
你有没有听过一个词,叫多动症?
你曾经怀疑过自己有多动症吗?
↓↓↓
这是一本告诉我们关于注意力缺失症的书。
在我们国家,很多家长不把这种问题当成是一种病,也是因为家长们很少愿意去关注心理病症,而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身体健康上。
比如说一个小感冒就会很紧张地给你吃药,甚至去打吊针。但是心理上的问题,总是简单粗暴地随意带过,总认为可能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或者是长大后便可以自愈了。
而注意力缺失症,则更少地被家长们所关注。一般情况就是发现自己的小孩子特别爱动、淘气,和别人谈论起自己的孩子就会说:我家孩子简直太皮了,没法管,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在学校里还经常罚站,转个身就忘!也不知道是不是得了多动症!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书中阐述道,一直以来,人们总是给那些爱走神、易冲动的人贴上“分心”的标签,并认为这些人只要努力,就能克服分心。其实,分心不是错,只是一种病。如果善用其利,分心者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而误用其弊,分心者的一生将在阴霾之中。
有意思的是,这两位作者本身也都患有注意力缺失症,但是都成为成功的心理医生,他们写这本书是想帮助其他分心者,使他们也能发挥潜力,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这本书对于解读分心、白日梦、多动等问题,有一定的帮助,能够让你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病学会坦然面对和接受,而不是一直处于难以改变的内疚之中。
那什么是注意力缺失症呢?
这个病症简称ADD(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症状就是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一件事,并且过于活跃。
它有利的特质包括:心地善良,智商高,很强的创造力,不随俗的思考方式,独特人生观、与众不同的幽默感,惊人的坚持度和毅力,韧性强,直觉非常强。并且活力充沛,气质迷人。
而不利的特质包括:不稳定,爱惹是生非,动机时有时无,忘东忘西,缺乏组织性,不在乎得失、成就感低、冲动,喜欢追求刺激,不喜欢遵守纪律,无法把伟大的点子化为行动,无法对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长期无法发挥潜力,因为挫折,常常有愤怒或沮丧的情绪;不善于处理金钱或做财务计划,挫折忍耐低,即使很努力,表现却时好时坏。缺乏组织能力和条理性。无法管理时间,特立独行,缺乏耐性。常常使用酒精或其他药物,或有其他成瘾行为。常常没有任何道理的改变计划和方向。无法从错误中学习,解读社交讯息有困难,不容易交朋友。
这对患者的对象造成的压力也非常大,因为他们不得不去扮演一个努力在混乱中维持秩序的人,所以在经济上、情绪上的压力也会很大。
而到目前为止,医学界至今尚未了解其真正病因。但是,有专家证明了注意力缺失症成人的大脑中,负责管理注意力、情绪及控制冲动的区域,他们细胞摄取能量的程度和正常人不同。还有一种稀少的甲状腺异常,叫做全面性抗拒甲状腺荷尔蒙,跟这个症状有关。
一般来说,心理疾病是集遗传、生理、教养及其它环境因素而形成的。并且很多流行的说法并不可信。研究证明高糖份及食物添加剂并不会令儿童患上此症。虽然此症有多种病因,但大多数专家认为最主要的还是生理因素。
如果一个孩子本来功课很好,但后来越来越糟,老师也觉得他越来越不认真,我们就该猜到他可能是患有这种病症。当然,受外界影响比如被带坏的当然就不算在内了。
并且,这类人不太会注意别人的细微表情或暗示,给对方的感觉可能就是很自我为中心,实际上,他们只是弄不清楚状况而已。
而这种病症,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愈,剩下一部分可能会跟着自己一辈子。
于是,两位作者认为出现以上症状的人,应该去寻找专业的医生并得到治疗。
那么问题又来了。
关于多动症,我还听到了一个反面的声音。
这个人叫尹建莉,她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销量超过了700万册,这个相当于是超级畅销书了。
她说到,近年来,儿童多动症好像成了一种流行病,动不动就是有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得了多动症。而实际上,是因为家长严厉或溺爱的教育方法出现了明显的错误,而这些错误,给了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孩子身上所谓的这些“症状”,几乎都是在反抗不得当的教育中被扭曲的表现。这些孩子吃药后病情不但没减轻,越来越像病人。
又是跟教育缺失有关。
更为可怕的是,家长会特别依赖医生的诊断,一旦医生说了,这个孩子有多动症,那家长就格外焦虑,从而在无形中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进一步的伤害。这个问题的根源又出现在哪里呢?其实是医德问题。
而现在的人,追名逐利的那么多,品质高尚能当饭吃吗?挣不到钱回家还被老婆看不起,孩子在外边上学都被人欺负。
能有办法吗?没有办法。
而可怕的是,这中间,家长和教师则是推波助澜者,就好比有的家长会给孩子打吊针,一生病就打,反倒让孩子愈发不健康。
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孩子因为容易分心,上课喜欢做白日梦,经常会被老师和家长认为是懒惰、古怪等。这会使他们的自我形象严重受损,从而逐渐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因为长期不被认可嘛,还会因为不断经历失败,有的还经常会挨打。如果长期以来都在这样的状态下生活,那就容易产生焦虑感,并且对生活产生无望感。
而实际上,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曾遇到过学习障碍等问题,但最后都获得了成功。所以说,其实很多分心者及学习障碍症患者,都具有一种无法描述的优秀特质,被心理学专家们称为“特别的潜力”。如果这些潜力被激发出来,将会大放异彩。当然,还有更多人,因为潜力没有被激发出来,一生都默默无闻甚至一败涂地,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损失,也是这个世界的损失。
所以解决的办法,首先要让身边人知道你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算是给对方打个预防针吧,这样也不会因为别人对你的误解,而影响彼此的情绪,而造成后续的一系列负面问题。对孩子的话,也要解释清楚,不要让他们拿着当做借口,并且一定要注意,避免假性多动症。这个原理就跟假性近视应该是一样的吧?
也许这本书,能给到你想要的一些答案。
但尽信书不如无书。

  • 《精彩人生的一分钟小习惯》_读后感_400字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思考,快与慢》_读后感_400字
  •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_读后感_400字
  • 《解忧杂货店》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小狗钱钱2》_读后感_400字
  •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400字
  • 《嫌疑人X的献身》_读后感_400字
  •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三体(全集)》_读后感_4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