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杨度(全集)》_精选读后感_600字

2020-02-16 05:47:13 读后感

《杨度(全集)》_精选读后感600字

杨度是王闿运的弟子,教授他的帝王之学,希望杨度能够发扬他的这一门学问。于是杨度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专研这门学问,后面他多次留学日本学习日本的宪政和各国的宪政,认识到中国只有走君宪才能救中国,看看清王朝能否在君宪下再次强大起来,但是君宪是虚君的,晚清的主宰们为了平息反对者的不满而敷衍着。最终从武昌起义一爆发,大多数的省都宣布独立,清王朝也就完蛋了,君宪在清王朝的实验也就失败了。

  这个时候杨度有了第一次的思想变化即认为君宪或许在中国行不通民主共和才能行得通,于是他为袁世凯南北奔走,宣扬民主共和。再后来杨度渐渐迷失自我,为了所谓的丞相和妓女再次鼓吹君宪的好处,支持袁世凯称帝,以至于袁世凯一称帝,不光全国反对他,甚至他的军队内部也反对。

袁世凯倒台,杨度心灰意冷,便开始参禅,毕竟他有佛学灵性很快他比别人领悟的更加深沉。最重要的还是得止杀。于是他离间了曹锟和吴佩孚的关系从而没能协助陈炯明打败孙中山的部队,后来在孙中山的引导下有认识了李大钊,杨度在他的口里知道了需要唤醒的是广大的民众。

杨度最大的特点是数度便换阵营,有的人把他比较是吕布式的人物,其时要从他是为公还是为私,探索中国的道路很艰难,又没有前人所留下来的经验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哪一种方式好就用哪一种,直到试对为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