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心理战》_读后感_800字
《零售心理战》_读后感800字
连着看完《零售的哲学》和《零售心理战》,两本书内容大同小异,总结下作者的观点:
1.做不了基础工作的人也无力发起革新。
2.只要有发现问题的意识,有效的信息自然就会出现。
3.不要随口说出数值目标,避免盲目为达到目标做出“急功近利”的决策。
4.越看似赚钱的事业越容易饱和,大家都在种太阳花的时候你要开始播种蒲公英。
5.只要信念坚定,就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6.理性上的认识和情感上的接受同等重要。
7.不能沉迷于过往的成功经验。
8.改变卖方市场的思维方式,认识到用户购买需要理由。很多时候顾客并非不愿意购买,他们只是在为自己的购买行为寻找一个合理理由。当顾客从一个产品中看到了能满足自己需求的购买理由时,就会购买。
9.主动开拓新市场,持续给予顾客“附加值”。顾客总是在追求有附加价值的产品。因此作为卖方,我们必须持续给予顾客附加值,以满足顾客不断改变的需求。当卖方放弃思考与努力,不再拓展产品或服务价值的广度时,顾客的忠诚度也会随之一落千丈。
10.坚持“假设-执行-验证”的流程,一定会有所收获。7-eleven的“单品管理”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
11.明确当前的消费模式并非“多样化”的趋势,而是“统一化”的趋势。
12.不是“为了顾客”,而是要站在顾客的立场考虑。虽然这两个概念看似大同小异,但“为顾客着想”终究是站在卖方的立场,脱离了普通消费者的生活;而“站在顾客立场”思考则跳出了“业内人士”的思维定势和经验框架,更易找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13.从“等待型经营”转为“进攻型经营”。
14.成为有创新能力的推销员,脱离工作去思考,在生活点滴汲取灵感。任何人离开工作,都是一名普通的消费者。在工作时,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从公司和员工的角度看待问题。但其实,任何人离开工作,都是一名普通的消费者。只要回归平常的生活,就不难领会消费者的内心。答案在顾客内心的同时,也藏在“自己”的心中。
15.尝试网络与实体店铺的相互融合。
16.经营的本质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大同小异。
17.改革要从全盘否定开始。
18.妥协即是终结。